返回第126章 一石四鸟(1 / 2)新符首页

流言甚嚣尘上,最后居然引得众多不得意的学子在太学聚众抗议,要求彻查秋闱舞弊。太学祭酒好不容易把义愤填膺的学生都安抚驱散了,改日上朝,闻风奏事的御史又在朝会的时候把这件事拿出来上奏,可把徽喆帝气得不轻。

“应试乃国家根基,不可轻妄。此番虽是坊间传言,不过据老臣所察,此次所选举子,确实有失偏颇,多有才情尚佳者名落孙山,才疏学浅者榜上有名。若是不给莘莘学子一个交代,恐怕不足以安民心。恳请陛下明察。”老御史在大殿中振振有词,徽喆帝在上位险些把手边的玉玺砸了下去。

一个个不找太子麻烦是不痛快吗?

秋闱舞弊本就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的流言,选出来的举子说是有失偏颇,但又不是说不过去,只是太过恰巧中举的好像都是和太子有些关系的。

若是仅凭一个流言就让朝廷大动干戈去调查,那以后朝廷是不是就不用做别的了,光是各种自证清白都足以将朝廷的精力耗光。

可若是不查,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那质疑太子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他日恐会酿成祸端。

“吴卿,你说说要不要查?”徽喆帝扫了一圈,最后目光定格在兵部尚书吴荣身上,这次乡试齐恩、陆渠家中都有后辈应举,应以避嫌。

吴荣前出道:“既无实证,又无苦主,为何要查?”

闻言不少人嘴角都抽搐不止,理是这么个理,但那帮学生都闹到太学去了,指不定什么时候要叩阙呢,不给个交代行吗?不仅置之不理不行,而且太子这次是烂泥巴糊裤裆,不是那啥都是那啥了,不管给什么交代都不会有人信的。

谁叫选出来的举子全是太子自己的人,就算是他们都要好好怀疑一下太子究竟有没有徇私。

“父皇,儿臣有奏。”这时,一个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竟然是少有存在感的韩王。

徽喆帝看向他,抬手让他继续说下去:“韩王你有什么办法?”

韩王前出道:“学生闹事,无非是不满己身不能上榜,若能从不第的学生中择优补录数人,自然能够平息学生怨气。”

百官闻言,不由纷纷颔首,这个办法好,不仅能平息流言,还能给不第的学生抛去橄榄枝,安抚他们的情绪,再者说这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将家中子弟送上来。

“敢问殿下,该由何人出面在学子中择优补录?择优又该是个如何择优法?若是不能公平公正,恐又会再生事端。”前面的老御史提问道。

韩王自请道:“恳请父皇准许儿臣为大哥分忧解难,由儿臣出面补录学子。具体的章程,儿臣回去之后拟定下来送由礼部核审,确保拿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来。”

徽喆帝大感欣慰,老四多懂事啊,还知道为太子分忧,以后两兄弟互相扶持,说不定还能成一段佳话。

“好,此事就交由韩王你来处置,谨慎小心些,不必太过劳累。”徽喆帝大手一挥同意了。

百官见皇帝都同意了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只是好奇鲜有插手朝廷之事的韩王到底有没有那个手段和能力处理好此事。

旋即徽喆帝宣布退朝,百官散去。

东宫,太子坐在轮椅上,手中拿着一卷竹简,上面的字迹古朴,显然是一卷古籍。

一名内侍走了进来,向他禀报了今天朝会的事情。

听完,太子忽然将手中竹简掷到地上,冷哼道:“好你个老四!竟然藏得如此之深。”

自从他回到京城,就一直被人暗中针对,可他如今根基浅薄,一时也查不出来到底是谁在针对自己,只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去猜测。一开始他怀疑是老二,可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赵王如今不知为何整日窝居在王府中,连神志都不太清醒的感觉,不像是有那等手段设计他的人。

可除了赵王,他能怀疑的人就只剩下了老四韩王,可他一直不确定,毕竟韩王一直以来都显得毫无存在感,行事也颇为妇人之仁,不像能成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