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咋一听‘先生’二字,竟是稍稍有些愣神。
他已经很久没有从武将的嘴里,听到这两个字了。
当前诸多武将中,虽都不愿得罪杨宪,但也不想与之亲近。
杨宪来时还在想,万一这位受大帅器重的小将也像其他将领一般,对自己不冷不热,该如何是好?
但听到对方称呼自己的那一刻,一切的疑虑都已经打消了。
杨宪笑呵呵说道:“大帅知道岳千户去请教刘先生了,特意嘱咐我来看看,问一问岳千户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他来此目的,是为了示好、结交。
如今,朱元璋麾下文臣武将的体系里,大致分为四派。
一是最早追随老朱的一批人,比如淮西将领等。
二是在老朱常年征战里降服的将领臣工。
三是以李善长为首的谋臣一党。
四是慕名而来投奔,或是被老朱请来的人。
杨宪算是第四种派系,因他检校的职务,常被李善长等人看不起,自然也融入不了人家的圈子里。
而且,李善长与朱元璋都是来自一个行省里,是老乡。
想要在一个公司里混下去,还能混好,拉帮结派,是少不了的。
融入不了李善长的圈子,自身又不是武将,那只好与刘伯温这种大儒搞好关系了。
而在杨宪看来,岳峰并非出身淮西,在议事大堂里,又隐喻骂了李善长等一众谋士,自然也融入不了李善长的圈子。
那岳峰只能算是第四种派别的人了。
所以,杨宪想在岳峰身上提前下注,与他结识交好,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身在局中的岳峰,暂不知杨宪是什么想法。
但他的念头也很简单。
惹谁别惹搞情报工作的。
人家现在又是老朱的心腹。
与之交好,总好过与之交恶。
“杨先生,你太客气了。”
“我自幼虽有读书,但顶多算是识字而已,所以我打小就佩服你这种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
岳峰将杨宪请入帐内。
杨宪说来看看岳峰有何帮助的,即使有,初次见面,岳峰也不能让杨宪帮忙。
欠刘伯温人情也就罢了,毕竟刘伯温还算行得正坐得端,至于杨宪...小聪明,小心机太多。
以岳峰对历史上杨宪的了解,应对他这种人,也很简单,表面上热乎,内心里冷落,把握好那个度,不让他察觉也就是了。
二人聊了片刻,杨宪喊了句‘岳小兄弟’,见岳峰没说什么,便就笑着离去了。
这句岳小兄弟,就代表着,二人算是结交了。
事后张同向岳峰说道:“他是检校,惹人厌的!”
后者依旧没说什么。
这种人情世故,他能不懂么?
只是人家将笑脸伸过来了,你不能反手一巴掌吧?
再说,结交与站队又不一样。
熟知历史走向的岳峰,最大的金手指之一,就是不可能在站队上出任何岔子。
待杨宪返回中书省府时,当着朱元璋的面,夸赞了一番岳峰,
“他是个谦卑又有能力的人。”
“他与臣下洽谈时,句句不离要为上位您守住应天,也是个心里有抱负,又忠心的人。”
“只是,他还太年轻了,需要捶打、磨炼,臣下为上位能获此英才而感到高兴。”
夸人也要有个限度。
若是逮住猛夸一番,反而会让老朱胡思乱想。
但明着夸一半,又明损暗夸一半,就会让老朱卸下许多防备心理。
老朱笑道:“这小子,还真是谁见谁喜欢。”
杨宪心中一凛,连忙道:“他毕竟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似臣下已近不惑之龄,见到这般英姿勃发的少年,心中自是免不了欢喜。”
老朱点了点头。
杨宪又道:“他琢磨出的,用兵阵的法子去对付汉军,臣下认为,有可取之处。”
“上位不是要倾主力驻扎在狮子山一带?臣下建议,上位不妨带着岳千户及麾下五百卒,或许能在大战之际,助上位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