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玻璃和香精(1 / 2)大明慈父朱祁钰首页

乾清宫,侧殿。

朱祁钰推开大门,正中央是一副黄金盔甲,两边摆放着双刃矛和钩戟。

但这并不是朱祁钰三个老婆惊叹的原因,她们的眼神全被左侧的东西吸引住了。

唐贵妃年纪最小,所以也是她们当中最活泼的那个,她问道:“陛下,这些琉璃好漂亮呀!”

汪皇后面露惊讶,说道:“陛下,臣妾还没见过这般晶莹剔透的琉璃,仿若无物一般。”

杭贵妃虽然没说话,但是她眼里的亮光无不透露着,对眼前物品的好奇。

朱祁钰见状笑着解释道:“这不是琉璃,是西山玻璃厂制造出来的无色玻璃。”

“而这是朕让人专门制作出来的蒸馏装置,暂时用以提取香精。”

听到朱祁钰的解释,三位后妃脸上的疑惑更甚,她们根本听不懂玻璃和蒸馏装置这些名词。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祁钰并没有感到意外,也不会一定要把事情都说清楚。

古人其实并不笨,只是他们的知识积累没有现代人多罢了。

面对新奇事物,他们会发出感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能很好地适应和理解新事物。

三位后妃没有过多纠结朱祁钰的话,因为她们很快被面前桌子上摆放的东西吸引住了。

看着她们想碰又不敢碰的样子,朱祁钰开口说道:“这是玻璃杯,也产自西山玻璃厂。”

说罢,朱祁钰将桌子上的玻璃杯递给他的三个老婆,一人给了一个。

看着手中晶莹剔透的杯子,她们三人爱不释手,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

对于无色玻璃,明朝人或许还觉得有些新鲜,但琉璃制品却已经很成熟了。

早在宋代,由于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琉璃制造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新法琉璃器和西域玻璃器的差距在缩小,琉璃制造业开始由皇室贵族垄断向社会转变。

民间的琉璃作坊也已经发展起来,质量一般的器皿,已在社会中层、主流人群中成为常见之物。

不过做工更复杂、透明度更高、造型更精美的进口玻璃器,仍为权贵所青睐,许多墓葬品也出现琉璃的踪迹。

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当时由于修建宫殿的需要,扩大了琉璃窑的规模。

琉璃窑成为当时明朝朝廷工部直属的五大工厂之一,改叫琉璃厂。

这个时期的琉璃仍旧昂贵,属于贵族阶层的消费品,而无色玻璃更是在清初才传入华夏。

但这只是在国内,欧洲那边早在公元12世纪便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

至于有色玻璃制品,更是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有了数千年的历史。

所以说,那些穿越到古代把玻璃制品贩卖到国外赚取巨额利润,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早在皇家军事学院建成的时候,朱祁钰便开始规划西山的工坊区。

不久前,第一批厂子正式建立完毕,其中就包括水泥厂和玻璃厂。

工坊区招募员工的事情,朱祁钰统一交给了管理煤矿的老吴头,他负责招揽人员。

至于安全问题,除去暂时驻防襄阳的亲卫营,其余部队都驻扎在西山,只要有他们在,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