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当天节日里,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社火表演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尤其是灯会,它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节日前后连续好几天夜里都会灯火通明。
元宵节赏灯,源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而把灯会真正作为习俗固定下来,则始于东汉时期的汉明帝刘庄。
他敕令正月十五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士族庶民也都挂灯,从此形成了元宵赏灯的习俗。
那时,仅元宵节一天张灯,到了唐代改为三天,宋代增加到五天,明代则长达十天。
明代元宵节时,宵禁会暂时取消,京城家家户户悬挂五色彩灯,竞相争艳。
灯市上,甚至还有笙箫鼓乐表演、杂耍以及放烟火的小摊贩,五颜六色的烟火与彩灯相映成辉,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年轻女子是不能随意出门抛头露面的,但在元宵节却是例外。
在现代,不少人都把七月七日当作中国的情人节,但是真正的情人节其实是元宵节。
元宵节,各家府上的男男女女都会走上街头,进行猜灯谜的活动。
在此期间,男方若是看中合适的异性,可以上前询问其家世和姓名,女方要是回答了,节后便可上门提亲。
作为景泰年间的第一个元宵节,朱祁钰动员了大量人手,把京师布置得节日氛围很浓。
与此同时,大明日报第二期刊印出来了,那些下乡的记者也动员起来。
里正派人召集村民,喊道:“记者又来了,大家赶快去村头听新闻。”
有了上次的经验,村民们集合得很快,他们把记者团团围住,静静地听他念报纸上的内容。
同一时间,京师的内外城也有报童走上街头,他们举着手中的报纸不断呼喊叫卖。
“卖报,卖报啦!”
自从前两日买了报纸,百姓们就对这个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
他们纷纷上前购买报纸,文臣、武勋和富商更是其中的消费主力。
那些家境尚可的书生也会掏钱购买一份,阅读和讨论报纸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京师最大的酒楼里,不少人在吃喝玩乐,同时也在阅读手中的报纸。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恨声说道:“这群草原人实在是太可恶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同行的人眉头紧皱,黑着脸说道:“咱们的边境屡受侵略,生灵涂炭呀!”
某位富商感叹道:“我时常走边境路线售卖货物,那里战乱不断,草原人总是南下抢掠。”
另一位富商叹了口气,跟着说道:“谁说不是呢,我的货还被抢过一次,同行的伙计都死光了。”
酒楼内,其他的食客也是愤恨不已,纷纷出言声讨北边的草原部落。
大明日报第二期的头版,其标题是“草原部落对大明边境的残害,触目惊心!”。
标题下方,上面详细地讲述这些年草原部族对大明边境的残害。
整篇内容不单是科普草原部族对大明边境的危害,还将他们凶残的行为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