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献策表(1 / 2)英灵召唤,我能看到提示首页

周游越想,越觉得此事有搞头。

南明目前占据的优势,就是正统之大义,江南之民心。

宋、明两代,江南地区经过开发,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自有其深意,后永乐帝造反,无法完美掌控江南,方才选择迁都燕京。

一国两都,燕京朝廷对于江南的统治力实际上很是有限。

江南因一年三熟,地力肥沃,产出较多,加上世家统治力足够强,除了“外来倭患”,大体还算安稳。

不像北方,早已民不聊生,起义愈演愈烈,等到闯王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闯王来了不纳粮,等地百姓纷纷箪食壶浆,喜迎闯军。

一个帝国的衰落必定是从中央丧失赋税权开始,而封建王朝收不上税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土地兼并。

国家的耕地数量是有限的,即使开垦荒地,新增也十分有限。

而士绅官僚最喜土地兼并,将农民手中的田地变成自身所有。

开国时,士绅手中可能只有全国10%的土地,农民占据天下90%的土地,而赋税则是根据亩数、亩产等来上交。

随着时间流逝,两百多年过去,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富人占据全天下90%的耕田,农民手中只剩10%的土地。

而士绅官僚本一家,他们通过诡寄、飞洒、投献、伪造田契、瞒报土地等手段,在纳税时分文不缴,是为免差之地。

但是农民承担的赋税并不会因土地减少而减少,10%的土地依旧要缴纳以前90%土地产出应缴的赋税,是为应差之地。

全国耕地数量不变,免差之地愈多则应差之地愈少,地愈少则出钱愈增,平摊到每个农民身上的赋税就会多上数倍。

简单来说,你一个月工资三千,结果要缴纳三千五百的赋税,等同于付费上班,想要买个面包吃还要五十万马克。

换你,你反不反?

就算你没种造反,总有胆子和决心抛弃土地,躲到山里当个土匪吧。

毕竟每个月倒贴五百,傻子才去种田呢。

这也是王朝末年多流民逃户的原因,土地已经不是优质资产,而是亏损负债,不逃等着给富人的罪恶买单吗?

南北国情不同,周游原本的想法,是先北后南,只要消灭了大庆,江南不过是囊中之物。

但谁能想到,南明竟然会去资助大庆呢。

周游平生最痛恨的就是卖国贼。

大顺本来就身处下风,如果大庆再和南明联合,哪怕南明只负责承担后勤。

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大顺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或许南明朝廷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无需亲自下场,只需给大庆提供粮草军械,死的却是大顺和大庆的兵,何乐而不为。

以大庆的那点人口,打上几年壮丁估计就死光了。

实际上,南明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大庆内部的大部分军队,就是汉兵和明降将。

比如吴三桂跟他的关宁军,以及大同、宣府等九关的兵力,是全须全尾投降于大庆。

在大庆庆八旗的督战下,这些士兵爆发的战斗力比原来守边时都要强。

崇祯朝廷拿这些拥兵自重,偷奸耍滑的将门世家没有办法,可人家大庆是真的会杀人,不冲锋,就是死。

这部分明降兵加起来便有十余万,哪怕在和大顺的战争中死去了数万,但仍是一股强大力量。

南明为大顺提供粮草,只会让大庆再度驱使着汉人进攻汉人政权大顺,实际上是通敌卖国,助纣为虐之举。

好好好,我没空管理睬你。

你反倒还跳出来找存在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