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太子丹的复仇(1 / 2)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首页

司马尚因为害怕回去后无法承担后果,便偷偷地带着妻子和儿女逃往海边,从此没有了音讯。接着,赵国的国君任命赵葱接替了李牧的位置,让他挂上了大将军的印信,而颜聚则成为了赵葱的副将。然而,代地的士兵们一直都非常敬仰和服从李牧,当他们看到李牧无辜地被杀害后,心中充满了极大的愤怒和不满。就在这一夜之间,这些士兵们纷纷越过山岭,跨过山谷,不顾一切地逃离了军队,几乎全部逃散,赵葱根本无法阻止他们。

当秦国的士兵们得知李牧已经去世的消息时,他们纷纷举杯庆祝,认为这是个大好消息。与此同时,王翦和杨端禾两位将领率领的两支秦军,按照预定的时间同时发起了进攻。在赵国这边,赵葱和颜聚两位将领正在商讨对策。他们考虑到太原和常山两地都面临威胁,想要分兵去救援。但颜聚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

“我们刚刚更换了大将,军心还未稳定。如果我们把兵力集中起来,或许还能勉强防守;但如果分散兵力,那我们的势力就会大大减弱。”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哨兵来报:

“王翦正在猛烈地攻打狼孟,看样子狼孟很快就要被攻破了!”

赵葱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焦急。他说:

“如果狼孟被攻破,敌人就会长驱直入井陉,然后与另一路秦军合攻常山,邯郸就会陷入危险之中!我们必须去救援狼孟!”

于是,赵葱没有听从颜聚的劝阻,下令全军拔营出发,前往救援狼孟。然而,王翦早已料到赵葱会有这样的举动。他事先在大谷地区埋伏了重兵,并派人到高处瞭望,等待赵军的到来。当赵军的先头部队通过一半时,王翦立刻下令放起号炮。随着号炮的响起,埋伏的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截成了两段。赵军的前后部队无法相互照应,陷入了混乱之中。王翦率领着如江河决堤般汹涌的秦军杀来,赵葱勇敢地迎敌,但可惜兵力悬殊,最终战败并被王翦所杀。颜聚见状,急忙整顿残军,撤退回邯郸城。秦军随后顺利攻占了狼孟,并沿着井陉的道路继续进军,轻松地拿下了下邑城。与此同时,杨端和也成功收复了常山周边的剩余地区,并进一步逼近邯郸城,形成了包围之势。秦王政得知这两路大军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后,非常高兴,于是命令内史腾将军将兵力转移至韩国,准备接收其领土。韩王安得知秦军逼近的消息后,内心充满了恐惧,最终决定放弃抵抗,将韩国的所有城池都献给了秦国,自己则成为了秦国的臣子。秦国将韩国原来的领土设为颍川郡,正式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这一年,是韩王安在位的第九年,也是秦王政即位的第十七年。回顾韩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韩武子万在晋国受封领地开始,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到了韩献子厥时,韩国开始执掌晋国的朝政。韩厥之后又传了三代,到了韩康子虎时,韩国终于灭掉了强大的智氏家族,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韩虎再传两代,到了韩景侯虔时,韩国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诸侯国。韩虔之后又传了六代,到了韩宣惠王时,韩国开始称王,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从宣惠王开始再传四代,到了韩王安这一代时,韩国已经逐渐衰落,并最终被秦国所灭。从韩虎开始称侯算起,到宣惠王九年为止,韩国作为侯国共存在了八十年。而从宣惠王十年开始称王算起,到韩王安九年国家灭亡为止,韩国作为王国又存在了九十四年。随着韩国的灭亡,战国七雄中的六国已经只剩下五国了,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滚动。

当秦军重重包围邯郸城时,颜聚将军动员了所有的兵力进行顽强抵抗。然而,赵王迁却感到十分恐惧,想要派遣使者向邻近的国家求援。这时,郭开进言道:

“大王,韩王已经投降秦国,成为其臣子;而燕国和魏国现在正忙于自保,恐怕无暇顾及我们,哪里还能来救援我们呢?依我之见,秦军势力强大,我们不如选择全城归顺,这样大王您至少还能保住封侯的地位。”

赵王迁听后,有些心动,想要听从郭开的建议。然而,公子嘉却情绪激动地伏在地上痛哭起来,他说道:

“大王啊,先王将国家和宗庙托付给您,您怎么能轻易放弃呢?我愿意与颜聚将军一起,竭尽全力,誓死守卫邯郸城!万一城破,我们还有代郡数百里的土地可以依托,继续为赵国奋战。我们怎能束手就擒,成为秦国的俘虏呢?”

郭开听后,不以为然地反驳道:

“大王,如果邯郸城真的被攻破,您自己都将成为俘虏,哪里还能逃到代郡去呢?”

公子嘉听后,愤怒至极,他拔剑在手,指着郭开怒斥道:

“你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国家都快灭亡了,你还在这里说风凉话!我一定要杀了你!”

赵王迁见状,连忙上前劝解,才避免了这场内乱。然而,回到宫中的赵王迁仍然感到无计可施,他对于如何抵御秦军的进攻毫无头绪。于是,他只能借酒浇愁,沉溺于饮酒作乐之中,以此来逃避现实的困境。

郭开暗中策划与秦军约定,打算将赵国的城池献给秦国,但公子嘉带领着他的家族成员和宾客们,全力协助守将颜聚加强城防,防守得滴水不漏,使得郭开无法与秦军取得联系。当时,连续几年的灾荒使得城外百姓纷纷逃离,秦军在城外找不到任何可以掠夺的资源。而城内则储备了大量的粮食,食物供应充足,因此秦军急切之间难以攻下这座城池。面对这种情况,秦军的将领与杨端和商议后决定,暂时将军队撤退到五十里之外的地方,以便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城中的守军看到秦军撤退,认为威胁暂时解除,因此防备稍微松懈了一些,每天定时开启城门一次,允许人员进出。郭开趁机利用这个空隙,派遣他的心腹之人偷偷出城,将一封密信送到秦军的营地。这封信的大致内容是:

“我(郭开)长久以来都有将这座城池献给秦国的意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赵王已经非常害怕秦国的威势,如果秦王能够亲自驾临,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劝说赵王行‘衔璧舆榇’之礼,也就是让他捧着国宝玉璧,坐在装着他尸体的棺材上出城投降,以此表示对秦国的彻底臣服。”

王翦收到郭开的密信后,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地将这一重要信息报告给秦王。秦王得知后,亲自率领三万精锐士兵,并命令大将李信随行保护,他们沿着太原路进发,很快便抵达了邯郸城下,再次将这座城池团团围住,日夜不停地发起猛烈的攻击。城楼上的守军远远望见秦军的大旗上绣有“秦王”二字,知道秦王亲自率军前来,心中大惊,连忙将这一紧急情况飞报给赵王。赵王得知秦王亲临前线,心中更加恐惧不安。这时,郭开趁机向赵王进言:

“秦王亲自率领大军至此,显然是要誓破邯郸不可,公子嘉和颜聚等人虽然勇猛,但终究难以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大王您应该自己拿定主意,做出决断!”

赵王听后,忧心忡忡地说:

“寡人想要投降秦国,但又担心秦王会杀了我怎么办?”

郭开连忙安慰道:

“大王放心,秦国连韩王都没有加害,又怎么会伤害您呢?如果您能将和氏璧以及邯郸的地图献给秦王,表示您的诚意和归顺之心,秦王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赵王听后,觉得郭开言之有理,便说:

“如果你认为这样做可行,那就替我写一封投降书吧。”

郭开随即写好了投降书,并再次向赵王建议道:

“虽然投降书已经写好,但公子嘉等人可能会出面阻拦。我听说秦王的大营驻扎在西门,大王您可以假借巡城之名,亲自驾车前往西门,然后趁机打开城门向秦王投降。这样一来,秦王又怎会不接受您的投降呢?”

赵王一直以来都昏庸无能,只听信郭开的话,到了这危急关头,更是毫无主见,于是便按照郭开的计策行事。

颜聚当时正在北门检查防务,突然接到急报说赵王已经出城西门,向秦国投降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紧接着,公子嘉也骑着快马匆匆赶到,告诉他说:

“城楼上已经按照赵王的命令竖起了白旗表示投降,秦军很快就会进城了。”

颜聚闻听说后,立刻意识到形势严峻,他坚定地表示:

“我会誓死守住北门,不让秦军轻易得逞。公子嘉,你赶紧收拾家族的成员和重要物资,火速到北门与我汇合,我们一起逃离这里,前往代地,日后再图复兴赵国的大业。”

公子嘉听从了颜聚的计策,立刻带领他的宗族成员数百人,与颜聚一同从北门突围而出,连夜赶往代地。到达代地后,颜聚劝说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以统领和团结剩余的赵国力量。公子嘉采纳了他的建议,自立为代王。为了赢得代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公子嘉表彰了已故将领李牧的功绩,恢复了他的官爵,并亲自设祭祭奠他。这些举措使得代地的百姓对公子嘉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信任。同时,颜聚还派遣使者前往东边与燕国结盟,共同防御秦国的侵略。两国在上谷地区屯兵驻守,形成了强大的防线。经过这些努力,代国逐渐稳定下来,暂时摆脱了秦国的威胁。这些后续的发展,暂且不提。

秦王政接受了赵王迁的投降后,率军直接进入了邯郸城,并占据了赵王的宫殿作为自己的居所。赵王迁则按照臣子的礼节前来拜见秦王,而秦王则安坐高位,坦然接受了赵王的拜见。这一幕让在场的许多赵国旧臣感到痛心疾首,纷纷流下了眼泪。第二天,秦王把玩着从赵国得来的和氏璧,笑着对群臣说:

“这块宝玉,可是当年我的先祖们费尽心机,甚至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都未能得到的珍宝啊!”

随后,秦王颁布命令,将赵国的大部分领土划分为巨鹿郡,并派遣官员进行治理。同时,他将赵王迁软禁在偏远的房陵地区,并赐予了郭开上卿的高位,以表彰他在促成赵国投降中的“贡献”。然而,直到此时,赵王迁才彻底醒悟过来,意识到郭开原来是个卖国求荣的奸臣。他哀叹道:

“如果李牧将军还在世的话,秦国人又怎么可能有机会在我们的邯郸城里耀武扬威,享用我们的粮食呢?”

被软禁在房陵的赵王迁,发现这里四周环山,山中还有许多石室,形状就像房屋一样。他被迫居住在这样的石室之中,时常能听到外面传来淙淙的水声。有一天,他好奇地问身边的侍从那是什么声音。侍从回答说:

“楚国境内有四条著名的大河,分别是长江、汉水、沮水和漳水。这里听到的水声,就是沮水的声音。它发源于房山,最终汇入汉江。”

赵王迁心中满是凄凉,他叹息道:

“水这种无情之物,尚且能够自由自在地流淌到汉江,而我却被囚禁在这偏远之地,眼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又怎么可能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