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鬼子还打不下青岛,那么八路在山东的声势必然大涨,而那儿已经没有国军正规军存在,只有那么一点地方保安团之类的地方武装在而已,即便没有青岛这档子事发生,这些地方部队如何能抵挡八路的影响力,长此以往,岂不是山东这么重要一个地方就全都成八路的了?
绝不能让这事发生!
派于学忠过去固然山东有可能会倒向八路,不过也有可能八路顾及旧情,多少让一让于学忠;不派过去那就肯定山东地区就将全都被八路“赤化”了。
两者权衡之下,还是得让于学忠过去,哪怕能阻碍八路一下也是好的。
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于学忠,万一他学卫立煌行事总给八路方便那就麻烦了,所以还得给他搭上副司令,这才好牵制他。
原本山东敌后与苏北敌后相去甚远,但是既然要牵制于学忠,让名义上担任江苏民政厅长,实际上替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掌管江苏的亲信韩德勤来牵制就是最好的了。
而沈鸿烈虽也是东北军海军出身,算是东北军一员;但早已投靠国府中央,故而跟于学忠也有诸多矛盾,在青岛周边的山东海港城市却有诸多影响力。
这两人用于牵制于学忠真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如此明显的牵制手段,别说是于学忠,多的是人能看出来,郑三发子只能也装个样子,让于学忠到了敌后,要“精诚团结,共御敌寇”。
当然手令也是要发给韩德勤和沈鸿烈的,以免二人弄不清真正的朋友和对手。
“需严密注意于司令所为,以免其行事有所偏差。”
相信这两人看到手令后应该能明白该怎么做。
……
“郑三发子可真瞧得起我们。”
名义上作为江苏省民政部长,实则是常务副省长的韩德勤此时手下纸面上兵强马壮,兵力已从抗战之初的5个保安团,增加至淞沪会战结束前的10个保安团。
而现在呢,在郑三发子首肯下,更是得到国府编制正式扩充为7个保安旅,加上一些游击队,此刻韩德勤手上名义上可以统领的兵力超过8万——前提是先把壮丁抓来把编制填满。
当然不管如何,此刻韩德勤手里近5万人的人马还是有的。
在武汉会战时,韩德勤就按军委会要求,趁着鬼子在后方的兵力空虚,集结了苏北地区主力反攻徐州,一度攻入徐州城区;不过鬼子稍一反扑韩德勤部就抵挡不住,被迫撤出徐州城区和近郊。
但这个行动多少也让鬼子顾此失彼。
所以鬼子原本便计划在武汉会战结束后,集中第12军主力的第5师团、第21师团和第114师团各一部扫荡苏北的国军控制区。
甚至韩德勤也都收到了鬼子即将扫荡苏北的风声,为此苏北地区风声鹤唳,他本人作为苏北国军实际上的一把手,自然也是紧张不已。
然而没成想,八路先是两次进攻天津,随后又偷袭济南成功,接着连青岛也拿下了,原本说好的鬼子扫荡在接连攻占了苏北国军原本的总部睢宁和宿州(今江苏宿迁)后就忽然中止了,让韩德勤很是松了口气。
随后韩德勤更是收到自己升官的“好消息”。
“又让我当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