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适当的停留与放下(2 / 2)世界很大:随遇而安首页

有的时候老祖宗想的比我们明白多了,所以有时候说要多读书,读史书,以史为鉴!比如:“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等。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的,这年头心态很重要,有句话咋说的,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说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内耗太严重,还是想的太多,我这人有个改不掉的毛病---自辩。我常常喜欢自己想到一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然后又自己杠自己,反复的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看法,很久以前我坚定了俩句话我觉得可以视之为真理:第一句是“物极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任何事物到了极致就往往走到了相反的路上。这句话我体会最深的是在俩次事情上:

第一次是很久以前第一次看有关于老子的哲学,真的好久以前了哪一句忘了,我们可以以下面那句为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如果世间的人都明了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行为就显露出来了。有和无产生于相互对立,难和易形成于相互对应。因此,长和短显现于相互比较,高和下存在于相互依赖,音和声和谐于相互应和,前和后出现于相互对比。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不主张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倡导言语教化,随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倨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你看着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但是当时我就突然脑子里面诞生了一个想法:尼玛,怪不得人家是圣人呢,正面的话让你说了,反面的话也让你说了,都不给别人辩驳的机会,别人还能说啥,只能说:老师圣明呗!本来我是存着学习一二找茬的心去的,结果只能默默合上书,找不到,根本找不到!后来我找了孔子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当年在下还年轻,才疏学浅,就拿了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我记得我那年有次老师布置的周记我写的就是这个,从俩个婴儿无意识的夺食打闹分析了这句话,再过了几年,我又想到这个问题推翻了那会的理念。因为那年我读到了这俩句话整段和最终的含义都是指: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人性,使人向善。只是一个认为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一个则相反觉得是邪恶的。再再再后来,我突然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觉得他俩说的都不对,嘿嘿,飘了飘了哈?(????????)。老实说,我是不是偏题了,不过没关系,我终于写的有点兴奋了让我先说完嘿嘿。那年我突然有了个想法,其实人之初哪有善恶之别,什么是善恶,善恶是我们去给它定义的呀!你就像我们吃猪肉这个行为分善恶吗?狼吃羊,羊又吃草分善恶吗?都是生命,说白了人之初包括这宇宙万物之间所有有智慧或者无智慧的生命或者说任何的生命都只为了俩件事:生存与传承繁衍,让自己这个种族长流于天地之间宇宙中而已。没有别的原因,这是刻到了骨子里,基因传承里面的,至于礼仪,善,恶,美等等词汇的概念都是后来定义的,而且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是说一次性全都莫名其妙一次性一个时间年月日出现,听懂的掌声说到这里,既然不分善恶,那人之初,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只有生存的本能啊,就像兔妈妈还会咬死多余的兔宝宝一样,母螳螂会吃掉公螳螂,合理吗?小时候看着残忍,现在在看,我靠,科学!

(话说回来,我感觉这篇文章好像只有开头几百字符合了题目,剩下的都够我再去写一篇新文章了!这时候我慌了吗,慌了又没有,看我怎么给它扭过来)

综上所述,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①放宽心态,生活压力大,那该放下放下,该给自己点时间停下就停下,有时候路上的风景也挺好,打不赢就不要逼疯自己嘛,其实这个社会总体而言好像不结婚不买房后压力就不是很大了,当然也不能赌毒,对,我与赌毒不共戴天!嘿嘿

②我们人类已经离开了蛮荒时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为了生存活下去族群的繁衍而担惊受怕的时候!我们人族站起来了所以才会有后面的礼,即“五礼”在后面是“仪”。而在这个文明时代,有时候压力是来源于多方面的,只要你想开了突然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再去朝着目标前进你就不会那么累!

加油,打工人!实在打不赢在就躺一躺,看一看,跟身边的人多聚一聚,多回一回家,别工作没赢家又丢了,不划算不划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