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朝堂与国舅府的默契(1 / 2)大唐之国舅纵横首页

码头上,摆出这样的阵式。

国舅府诸将在进行自我保护,他们要告诉朝堂,你们想动我们,多少要过一点脑子,我们自然是忠君的,可古话说的好,母慈子才孝呢。

若是朝堂上欺负我们,我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欺负的。

新皇即将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

永业军各大营,夜不解甲的命令还没撤消呢,各地永业军其实也很紧张。

生怕换了新皇帝,会改变以前对待他们的方式。

谈殿甚至非常直白的告诉冯盎,长安城那些人,若有什么不长眼,咱们也不介意跟他们抡刀子。

冯盎,没一秒犹豫,立即和谈殿达到一致

码头上,李建成还在码头外的营帐内。

码头内,王珪、韦挺等人在迎接。

与国舅府的众人见面,相谈甚欢,完全就是多年不见的好友,再次见面的样子。

船上。

窦乐看着码头上这夸张的仪仗,忍不住问郑元璹:“郑兄,你读书多,可曾听过有闻仲这个人。”

“闻仲!何人?”

窦乐只是看到码头上的仪仗,想到的就是太师回朝那一幕。

连帝辛都亲自出迎。

窦乐对郑元璹说:“商末,太师。”

郑元璹摇了摇头:“乐郎可能是记错了,或许只是名,没姓氏。闻氏,依古籍就我所知,有三个来源。以地为氏,春秋时的郑国的闻邑。以号为氏,还是春秋时,有世称‘闻人’为鲁国太史,以及鲁国少正。这两位,都是姬姓,以‘闻人’后代为闻姓。”

郑元璹非常肯定的表示:“商末,没有闻氏,或是闻姓,或有姓氏,只是乐郎你只记得名字。”

原来,闻仲并不存在。

郑元璹再问:“此人,非寻常人?”

窦乐:“野史,不为准。商量个事。”

“讲来。”

窦乐:“我准备让雷音堂普及,按字收费。普通的时候,可以传递家书,也可以商人间传递商情。国舅府用的,改用加密电码,普通的,为公众码。”

郑元璹:“善,惠及天下。码头上来报,东宫在码头外迎接,等乐郎下船之时,东宫出迎,此事可算一份极重礼。”

“有劳。”

“份内之事。”

郑元璹转身离开,有些细节他要在窦乐下船之前讨论一下。

当下,宗圣观弟子们,已经对电学整理出很厚的典籍。

电报,有线的,无线的。

有线的,稳定不会受天气干扰,可这东西需要架线,谁敢保护线不会被人偷呢。

无线的,便宜,成本低。

但会受天气、距离等很多因素干扰。

未来若是架有线的电报,也是为了配合铁路,建铁路顺便架线,方便各站联系,调控线路与车辆,这需要稳定性高的方式。

只是研究要花钱,而且花钱越来越多。

窦乐想的让电报变成一种店铺,除了给宗圣观去挣研究经费之外,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件事物,只有普及了,才可以进步。

要相信,民间有奇人。

那么,商用化之后呢。

一个字多少钱呢?

怎么也要值一或是两斗米。

此物原本就不是便宜的,也不是普通人家日常所需要的,更何况研究投入的经费非常巨大。

商人使用,从兰州到长安。

仅是交换商情,莫说是一字个一斗米,就是十斗,对于他们而言,都是物超所值的。

毕竟,六百里加急,也比不上这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