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巧劝曹操——杜袭(1 / 1)史事讲将1三国明首页

杜袭,字子绪,生卒年不详,颍川郡定陵县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员。

杜袭,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杜袭避乱到荆州,刘表按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同郡人繁钦多次向刘表显示自己的奇才,杜袭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和您一起来这裹,只是想像龙一样屈身伏在幽深的湖泽中,等待时机像凤一样展翅飞翔,难道说刘州牧会是个拨乱反正的主子,而规劝长者您依附于他吗?您如果连续不停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就不是我的朋友了,我就要和您断绝交情了!”繁钦情绪激昂地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教诲。”杜袭于是南下到长沙。

《三国演义》中有两位杜袭,一位出现于第六十六回,即本文所述之杜袭,为汉朝待中,曾和王粲、卫凯、和洽等三人劝曹操称魏王,另一位出现于第七十一回,为定军山守将夏侯渊的部将,由于失守定军山西边的高山,导致定军山战役的失败。

建安初年,曹操迎天子建都许昌,大量辟用豫州本土人士,杜袭也重新回到家乡,被任以西鄂长。西鄂临近水边,地处南阳至南,又与刘表所辖荆州交错,原先的官吏都聚集老百姓保卫城池,无法从事农业生产,造成西鄂县地慌民困,仓库空虚,杜袭深知需要用恩惠来结交老百姓,于是派老弱分散出去种地,留下强丁把守城池,吏民非常高兴。

刘表派一万多兵马攻打西鄂,换了县长这情况准早跑啦,杜袭却是胆识过人,他召集了五十多个吏民,先开个誓师大会,并且安抚众人如果有亲戚在城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可以任由其离开,大家都磕头表示愿意跟随杜袭一起抵敌。杜袭则亲自带着弓箭,与吏民同心杀敌,大家都被杜袭感染,都表示愿意拼死一战。这一战以刘表方死数百人,杜袭方死三十余人、伤十八人而告终,杜袭率领众人突围而走,死伤殆尽却没有一个投降的,于路收集散民,官吏百姓敬慕他,跟着他一起转移到摩陂营,就跟回家似得。

从《三国志》看,这一战似乎就是一个简单的突围战,好在裴松之若干年后摘得《九州春秋》,叙述了当时的细节。当时刘表军攻打西鄂城,恰好巧南阳功曹柏孝长也在城中。柏孝长一介文人,听到双方交战的声音,就感到十分恐慌,躲到屋子里关上门窗,用被子盖在身上,半天过去了才敢露出点头,天亮了,他侧立着听外面交战的情况。第二天,会去外面打听消息,到了第四五天就敢拿着木头参加战斗了,他对前方的县令杜袭说:“勇可习也!”由《九州春秋》可见,杜袭面对刘表万余人,原计划并非撤退,带着五十多个吏民抵抗刘表军,长达五日之久死伤殆尽才进行撤离,其身先士卒的胆识和勇武,甚至感染了胆小如鼠的柏孝长。

曹操率大军征讨四方的时候,许多人都归降了曹操,但将军许攸却仗着宗族势力强大、拥有军队,不肯归附曹操,而且,还说了很多轻慢的话。曹操大怒,想要以武力讨伐许攸,大臣们都不同意,于是纷纷劝阻曹操,对曹操说:最好不动用武力,可以招抚许攸,然后与他合兵一处共讨强敌,曹操把刀横放在膝上,阴沉着脸不肯听从,执意要出兵讨伐许攸。正当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杜袭来了,他走到曹操身边,刚要张口劝曹操,曹操却截住他的话头说:“我的主意已定,卿不要再说了!快退下吧!”杜袭听罢,并没有退下,而是对曹操说:“如果殿下的主意是对的,臣将要帮助殿下完成这事,如果殿下的主意不对,即使决定了也应该改变,殿下截住臣的话,要我不要再说了,为什么不等臣下把话阐述完呢?”曹操说:“许攸轻慢我,怎么可以搁置不管呢?”杜袭说:“殿下认为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曹操说:“一个平常的人。”杜袭说:“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平常的人怎么能够了解不寻常的人呢?如今豺狼当道却首先去攻击狐狸,人们将会说殿下是避强攻弱,进攻不算勇敢,后退不算仁爱,臣听说千钧力的弓弩不会对小小的鼷鼠发动机关,万石重的大钟不会被细弱的草茎撞出音响,现在一个小小的许攸,怎么值得殿下烦劳自己的神明威武呢?”曹操听完杜袭的这一番话,连连点头说:“有理!有理!”于是便改变了主意,不发兵讨伐许攸,而是派人前去招抚他,没过多久,许攸便归附了曹操。

其实,杜熙在曹操面前所要表达的,和其他大臣是同一个意思,劝阻曹操武力讨伐许攸,但其他人的劝说没什么效果,杜袭的一番话,曹操却听进去了,原来,问题出在谈话的方式上,其他大臣只是机械地劝说曹操不要讨伐许攸,而杜袭却用反问的方式让曹操明白了,“大人物不能跟小人物一般见识”的道理,使曹操重新思考了事情的成破厉害,最终做出了不武力讨伐许攸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