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时分,校事府衙之内依旧灯火通明。
进进出出的人影晃动不止。
从入夜之际,吕壹便已经安排所有爪牙负责抽查从临湘侯国呈交上来的公文。
甚至还得到了一批由周仪亲自书写过的文简。
众人企图从这些文简当中抽丝剥茧,找到栽桩陷害周仪犯律的证据。
圆月高悬,月光洒在校事府衙的院落里。
吕壹累了,也有点困倦,他叮嘱众人继续抽查文简,自己则先回去睡觉。
哪知一觉醒来,负责向吕壹汇报的人员,还是那套说辞。
找不到,根本找不到。
“临湘侯国的文简找不到,难道你们不会去太常府里的太祝署找吗?”
“愚蠢至极!”
吕壹喝骂了几句,让专人前往太祝署,借调查的名义,寻找周仪的漏洞。
“速速查办!”
训斥过后,吕壹拿着关于诬陷左将军朱据的文简径直进宫,求见孙权。
另一边。
周仪叮嘱了自己从临湘侯国带来的几名文吏,让他们好生教导骠骑将军府送来的账本先生。
随后便前往太祝署办事。
通常情况下,如果近段时间没有什么祭祀类大典的话,太祝署这种衙门是比较清闲的。
但江东不一样,作为魏蜀吴最后一个立国的政权,孙权没有立国大义,既不能像魏国那样,魏承汉制,也不能像蜀国那样,直接继承汉制。
吴国夹在了中间,迫切想从汉制当中蜕变出来,上大将军、大都督、太常御这些新生官职,就是代表之一。
这是一个需要演变的过程,加上江东内部的种种矛盾,使得东吴政权有点不伦不类。
比如周仪所在的太祝署,除了要负责朝廷的祭祀之外,竟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抽调到别的府衙协助办事。
有时候是在太常府内部六令之间调动,有时候调到少府、太尉府、尚书台、丞相府等等。
总之哪里缺人了,就调到哪里办事一段时间,直到那里新招募到人员了,方才作罢。
“孙权缺人。”
周仪暗暗说道,建邺朝廷成立之后,顾陆朱张等本地世家,步骘、诸葛瑾、吕岱、严畯等外地流寓系势力,甚至荆州那边的潘濬,都想往朝廷里塞人。
可孙权也想大权在握,更想要将帝王权力高度集中,多方势力较劲,明争暗斗。
某些府衙缺人了,实际上被调走的那些人员,就是斗争过后的牺牲品。
周仪这些清闲部门的人员就在这种空档期被借调过去,等到下一轮斗争结束,胜出的势力安插人员过来了,周仪等人便调回原部门。
上午,太祝令孙宜告诉周仪,今天周仪需要被借调去的部门是左将军府。
“左将军的财务军官死于狱中,上面听闻伯礼极善于统筹计算,故而将伯礼调往左将军府一段时间。”
说完,孙宜便让周仪出发前去左将军府。
“唯。”
周仪领命而去。
他刚离开没多久。
另外一伙人便已经进入太祝署当中,以调查为由,翻箱倒柜。
太祝令孙宜对此见怪不怪了,校事之人,张扬跋扈,向来如此。
不过让孙宜意外的是,这帮粗人竟然在翻阅文简。
“看得懂吗?”
孙宜在心里暗暗鄙夷,却不敢当面表露出来。
校事人员挺有耐心,从上午看到中午,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们翻遍了经过周仪手的所有文简,硬是没能找出一丝丝的漏洞。
于是又开始抽检周仪麾下的刀笔吏所写文简。
谁知这批刀笔吏跟随周仪许久,从周仪还是录事掾时期便接受周仪的指导,办事认真,录入文简一丝不苟,业务能力比起丞相府里的记事掾都有过之无不及。
下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