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回到盛京以后,气的差点把龙书案给掀翻了。十几万八旗铁骑本来是长驱直入,无人能挡,耀武扬威,来去自由,满载而归。崇祯皇上和他的文武百官都束手无策,只能站在城头上当缩头乌龟。
可是没想到,被林毅一千多关宁铁骑来了一个奇袭,马踏联营,兵败如山倒,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还有多尔衮,豪格三个人打不过一个林毅,抢来的人口,牲畜,粮食金银珠宝等等,全都付诸东流。
不仅他们抢来的东西没有带走,连他们自己的东西,几十门大炮和一些粮草也都血本无归了,伤亡了不少兵将,阿敏也阵亡了,害的皇太极还差点儿莅难。
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林毅……”皇太极咀嚼着这个名字越想越憋气,还不只是这一件事,上一次阿济格和阿敏也是栽在了林毅这样一个小人物手里,他终于爆发了。
“连朕亲征都失败了,伐明伐明,拿什么发明?!”
皇太极这一发脾气,下面的这一群狗奴才,全都低着头,哭丧着脸,如丧考毕。
“臣等无能,让陛下蒙羞,臣等之罪也。”
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和弘文馆大学士宁完我,这两个汉臣本来就是软骨头,一看皇太极这样赶紧跪下。
这两个文臣之首,带头一跪,文武百官也跟着全都跪下了。
特别是多尔衮,豪格和鳌拜,平时他们一个比一个能耐,一个比一个威猛,征蒙古,伐朝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没有敌手,可是这一次遇到林毅他们都没本事了……
这三个鞑子羞红了脸,觉得无地自容。
“陛下,请您给臣一支人马,臣一定跟林毅决一死战!”身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再次出列请缨。
但是再一次遭到皇太极的拒绝,“算啦!”
当初,当在大明京师之外几十里的地方,鳌拜就不服气,准备再去跟林毅决战。那时不服气的,不只是有鳌拜,还有豪格和多尔衮。
但是皇太极,审时度势,决定立即退兵,现在他们已经回到了盛京,再让鳌拜出兵,往返又是几个月,关键是鳌拜已经失败了两次,都是栽在了林毅手里,皇太极对他丧失了信心。
鳌拜闹了个没趣儿,只得悻悻然归班。
这时范文程说话了。
“陛下且息雷霆之怒,尽管这次您御驾亲征,折戟大明京师,也大可不必大动肝火,古人云,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能曲能弯,方为大丈夫也。林毅不过是个小人物,他还能翻天不成?不能让这样一个小人物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现在他驻守喜峰口一带,有一天会收拾他的。现在漠南蒙古归顺了大清,漠北蒙古也愿意与我们通好,朝鲜那边已经彻底臣服了我们,这样,兵马,铁器,火器,炸药等战略着资源,可以让蒙古和朝鲜的供给我们,阿济格不负圣望,已经攻下了皮岛,这样我们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进攻大明的宁锦防线了。”
范文程这一番话说出来,皇太极脸上的怒气消了大半,脸色也变得好看起来。
因为他知道,要进攻大明宁锦防线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得拿下。这几年来屡屡袭扰京师,只不过是掠夺些人畜等战略资源。
但是想到宁锦防线,皇太极仍然忧心忡忡。
“全力进攻宁锦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回陛下的话,明军仰仗的主要是火器和坚城,我们的大炮现在已经造了500门,就是铁器和弹药有些欠缺,现在和大明的贸易,大大减少,不过这个可以让朝鲜人到南洋和东洋找荷兰人买一批,然后调兵遣将,集全部之力,怎么说也得个一年半载的。”
“好,那朕就花费他两年准备准备这一战。”皇太极野心勃勃地点头,眼睛闪着野蛮的蓝光,又想起一个人来。
“祖大寿软硬不吃,当如何对付此人?”
范文程让皇太极附耳过来,轻声道“陛下,这个奴才早已经想好了。以奴才看,应该做两手准备。一是瓦解吴祖两家的关宁军,锦州的祖大寿和宁远的吴襄我们都要争取,要大张旗鼓派人和他们通好,崇祯多疑,陛下还记得袁崇焕之死吗?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祖大寿和吴襄如果不投降大清,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袁崇焕,最起码不可能守在宁锦防线上。第二,我们的目标是攻打杏山,松山,和塔山,而不是锦州,把这三个地方拿下来,锦州就成了一座孤城。但是要拿下这三个地方,前提是的须得先对付宁远总兵吴襄。因此陛下应该加紧与他们通好,到时候不怕他祖大寿不降。”
范文程趴在皇太极的耳边这一番嘀咕,皇太极连连点头“妙极妙极,就依爱卿。”
这时有人进来禀报,“启奏陛下,大事不好,漠南蒙古的翁牛特部发生哗变,副城主温克多的兄弟胡车求见。”
皇太极和满朝的文武百官一听就是一愣,翁牛特部刚刚投降不久,这个只有3万多人的小部落,其酋长被封为王爵,他的公主还要与皇长子豪哥结亲家,这应该是大清最牢固的部落联盟,怎么他们哗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