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完潘杨之案后,寇准被皇上任命为参知政事,兼管开封府的事务。这一日,他正在府中歇坐,王钦谓来拜访。
王钦谓因为给六郎写了状词,被皇上选拔到三司任职。寇准迎了王钦谓进来,命人上茶。
王钦谓道:“多谢寇大人抬举,下官方有今日。”
寇准道:“是王大人的才气,惊动了圣上。”
王钦谓道:“寇大人断潘杨之案,情感潘美,理断是非,当在青史留名。”
寇准道:“是王大人的那篇状词写的好,文辞婉转,理明情切,让人看了,不得不服。”
王钦谓道:“下官才疏学浅,又初来帝京,特来向寇大人请教天下之事。下官认为,唐末以前,藩镇割据,武人当政,杀人如麻,天下百姓遭殃,世上文治尽弃,幸有太祖承继天命,建立大宋。现在应该是大兴文治的好时机,宜扩大取士,让天下寒士都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寇准道:“王大人的想法,与我的想法略同。时代走到了今日,大宋应该重铸大唐文治武功的辉煌,你我同辈,应当担起此责。”
王钦谓道:“下官认为,经过五代十国之痛后,我们应该扬文治而抑武功,我揣摩皇上也是这个意思。应该让文官领导武将,这样才能控制武将这群洪水猛兽。我人微言轻,而寇大人是皇上信赖之人,寇大人可以向皇上建言献策,由文官来领导枢密院,调集天下军马,以保天下太平。”
寇准道:“用文官来领导武将,倒无不可。但如何发挥武将的主动性,值得思量。上次北伐之败,就败了在大将墨守成规,不能临机应变。北边的辽国人兵强马壮,对大宋虎视眈眈。西边夏族,又心怀鬼胎,摇摆不定。大宋需要依赖有胆略的武将,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打败辽国,震慑夏族,重拾强汉盛唐之雄风,只有这样,大宋才能安稳,否则的话,大宋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终日不得安宁。所以,要提升武将的地位,恢复他们的信心……”
王钦谓走后,寇准心里有些怅然。他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小的分歧,谁也没有说服谁。
“此人才气冲天,可惜过于偏狭。”寇准不觉叹道。
宫里来人,说是皇帝赵炅要见他。“天色已不早,皇帝见我,难道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寇准期待着一些东西。当年太祖雪夜去赵普府上,就是为了咨询平定天下之计。他希望赵炅也这么做。
寇准急匆匆地来到宫城,在太监的引领下,走进壮美又神秘的皇宫。皇帝赵炅在升平楼等着他,寇准趋前叩首。
赵炅笑道:“寇爱卿平身。朕请寇爱卿来,只是喝喝酒,聊聊天,无他。”
寇准谢了皇上,坐了下来。太监早已摆上了琼浆玉液。寇准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也不拘束,何况还有好酒,他的兴致一下子上来了。
赵炅道:“皇帝自称为孤家寡人,是有道理的。当皇帝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
寇准道:“皇上有何烦心之事,臣子替皇上解之。”喝了些酒,寇准信心满满。
赵炅道:“先喝酒吧。你看晚霞多美。”
夕阳向晚,霞光万道。两人酒过半酣。赵炅道:“上次同大辽一战,诸将未严格落实我之策划,以至于败绩。朕担心军队的士气低落,因此耿耿于心,以至于夜不能寐。爱卿有何建议?”
寇准道:“陛下可以亲自巡视边关,鼓舞将士,恢复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