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是郑和下西洋的16世纪,第二波是1860年左右,第三波是民国时期。在百万海外移民历史中,最悲惨的当属“猪仔”贩运史。“猪仔”或者“猪崽”,是广东方言,是被掠夺贩卖的华工。囚禁华工的地方,称为“猪仔船”。运载掠夺贩卖华工的船只,叫做“猪仔馆”。不用思考也感受得到,这个称呼极为具备侮辱性,既是华人层次等级上层社会污蔑下层人的语言,也是洋人或“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一种体现。雇主付给华工低廉的工资,多用物品代替现款,有时候也支付“猪仔钱”。但这钱币居然只能在雇主的种植园与矿山企业中流通。
一名猪仔的身价只有100元,猪仔与雇主建立的合同,每月工资5元,期限三年,工资总计180元。100元由雇主带给贩运者当做预支,其余80元是劳役期的零用钱。雇主为了引诱华工消费,达到无限延长卖身期限的目的,在种植园内开设食肆、供应酒肉,由华工赊账;或者开设赌局、烟馆、妓院、引诱华工耗费积蓄。意志不坚或者贪图口腹的华工总是欠债累累,不能自拔,被迫续订契约,继续牛马生活,最终困顿老死于异乡山林。
从广西北海到海南海口,码头非常古早,水泥或砖石上早就有了风吹雨打的水渍和痕迹。即使是现在的船只,也能看出些旧时的命名规则,例如从广西北海到海南海口的船只,上写“信海X号”。即使是当代,船舱里面也只有四个铺位的高低床,英文叫做Bunk bed,上船码头貌似会变,在海上总是没有信号,一觉醒来,船只已经从广西北海行到海南海口。这是当代客货两运的船只。
太阳从南海海域升起露出头,一轮红日圆圆的,还没有到当午散发出恒星的耀斑。照得海面像是莫奈那幅《日出印象》。没错,他画的是事实,即使是广西北海到海口的夜航船,也和1872年勒阿弗尔港口晨雾笼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别无二致,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了迷人景色,以及画家用轻快跳跃的笔触刻画了光在宽阔的海面上反射与颤动的生动景象。这幅画现藏于巴黎马尔莫丹艺术馆。但现代人的摄影作品也和这幅画表现得类似。
从艺术上我们可以借鉴莫奈的观察方法,但光线画得他一千度以上深度近视。在亚洲,无论是被中国叫做北部湾或者被越南叫做东京湾,苏东坡曾坐船的航路或者当今的航路,或者这猪仔船的航路也别无二致。
至于船只的质量,和飞机的质量类似,因为是在流体上或者是在空气这样的非固体非土地之上,比起当年下南洋压舱底,还是强多了。这样的长途客船,甲板上连座位都很少。在当前,八人间180元,多人间160元,二等舱220元。大船和小船、潜水艇和破冰船、客船货船渔船,古代船只、帆船、蒸汽机船、海盗船,载着不同状况的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当然也有华人工人。这些华工最早落脚在法拉盛纽约一带,或者弗吉尼亚海湾,或者向墨西哥遍布中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