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琴弦古箫声,声声入耳听(1 / 2)穿越三国从甄家开始师姐是蔡琰首页

美人楼上抚弦琴,人前何必更沾襟。如能跂脚南窗下,玉树长飘云外曲。

目钊眼神灼灼,紧盯楼台。

琴箫合奏又是怎样的光景?想法刚起,突兀传来琴音,悦耳动听,如小泉涓涓细流,同样技艺超群。

目钊一阵气恼,黝黑发黄的脸上可见怒容。

琴音渐起,曲和调居然丝毫不差。

甄悠有些意外,投去目光。身边这个蒙面女子,竟有这般琴技,属实有些意外。

此女也看向甄悠,眼波流转,如泣如诉,眉目间,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白芷西子捧心,早就迷了进去,一脸花痴相。

撇了撇嘴,还不忘嘲讽身旁一脸气恼的目钊:“怎么?我们目钊大人让人抢了风头,不开心啦?”

说完掩嘴偷笑。

目钊冷哼一声:“你莫要惹我,否则鱼死网破,谁也别想好过。”

白芷也收起笑容:“如此最好,如果让我发现你有逾越之举,立马毒死你。”

两看相厌,偏头冷哼。

奏罢。

众人睁开眼,甄悠收回长箫,在指间把玩,潇洒惬意,这个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引的众人纷纷效仿。

一大部分人起身,给甄悠行了个礼,目光热切。

甄悠起身立正身形,整衣冠,规规矩矩还众人一个礼,转头也对女子拱手行礼。

女子羞赧低头,还礼。

为啥施礼?还用问吗?因为这不是一首“诗”,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形式。

甄悠径直走下阁楼,一时间众人沉默,居然没人开口询问,因为他们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安邑又是他们的主场,文人相轻那一套,让他们一时间还未回过神。

但有人忍不住,上前几步,拱手一礼,直接开口就问,语气明显恭敬了许多:“敢问甄公子,此‘诗’可是一种全新流派?”

一时间这人也搞不懂该怎么称呼命名。

甄悠脸不红心不跳,内心其实慌的一匹。踱步下楼时,他才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时期根本没有词的雏形。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距今还有一百多年的路要走。

南朝时期上承东晋(317 至 420)下启隋朝,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但已有人开口询问,不得不作答:“这是词,这种形式也可称诗歌。”

甄悠在脑中快速思索,把知道的通通回忆一遍。

“这种形式需要各位有一定曲艺功底。”简单说了几句。

来人不依不饶,眼神越发炽热:“还请甄校尉不吝赐教。”

说完,呼呼啦啦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躬身行礼,只有卫仲道一脸阴沉。

甄悠心中一阵发虚,没事装什么装,这次装到铁板上了。

脸上却始终微笑从容:“各位无需多礼,且落座,悠与各位品酒闲谈。”

摇身踱步,目光看向沛国沛县,场面渐渐安静下来,都知道这是要讲故事了。

“年幼时,曾与家师游历天下,一路所遇所见,受益良多。”

“与贩夫走卒畅聊天南地北,与田间农人闲叙家长里短,田间琐事,闲来无事,渔民与人摇浆对歌,老农也会哼哼几句不知哪里传来的调调,细细品来,也别有一种意境。”

“如今,经年已过,那些调调言犹在耳,今日突然思之,便有了今日之曲。”

说完心中长吁一口气,看众人表情,应是过关了。

众人听的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史书留名的开端。

白芷手托香腮,在只言片语中探知这个男人的过往。

甄悠也没胡说八道,最早的词是一些民间作品,主要是反映生活,体现下层百姓的思想,尽管那些词人文化水平不高,但语调自然清新,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直到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出现,后来的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等大佬先后继起,中唐时期,倚声填词便慢慢成为风尚,到了宋朝到达巅峰。

卫仲道呵呵出声:“甄三郎果然大才,与贩夫走卒,奸商贱民亦可为师,我等文人雅士,多有不如啊。”

这话不可谓不毒,搞阶级对立。

他这么一说,这词曲会被打上标签,按他的话说就是,贩夫走卒奸商贱民才说听这些,换言之难登大雅之堂。

阴阳怪气可见一斑。

果然一些人刚才还跃跃欲试的表情,现在都有些尴尬犹豫。

甄悠呵呵一笑:“卫青大将军出身卑微。”

一句话,卫仲道脸都绿了。

众人憋着笑,但总有忍不住的,比如白芷。

“还未请教公子,此诗歌何名?”

甄悠不敢装逼了,简单回答《明月几时有》,也不敢提水调歌头几个字,再有人问啥是水调歌,回答不上来就是当场处刑。

又将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讲了讲,便闭口不言,众人只当他藏拙,不愿多说。

众人听了个大概,懂了吗?好像懂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也有人故作恍然大悟:“这甄公子可是师从蔡大家,怪不得怪不得,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人就是这样,当你在一定高度,你的一言一行,有人会自动弥补。

此时,甄悠一头冷汗,抄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挑好的抄,古人不是傻子,差点翻车。

以后装逼之前一定要谨慎点,不能胡来,还好这首诗歌耳熟能详,算是躲过一劫。

稳住别浪。

当初抄《少年说》的时候没人问他,因为那还属于诗的范畴,跟古人比更接近大白话,还不离谱,也无人问,今天这个就离了大谱。

此时众人看向甄悠的眼神都变了。

这可是会青史留名的。

连带着那个抚琴的女子,从此以后也是水涨船高。

甄悠这年纪,隐约有大家风范,了不得,了不得。

众人心思各异,都在盘算。

只有目钊有些不忿,不忿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呵呵。

这时也没人关心卫仲道,大家都觉得以他的才学,卫仲道不管写什么,都必败无疑。

就算写出佳句,还能高过刚才那首不成。

也有不同意见,最近卫公子的《热血说》也很好,形式也是很新颖,孰高孰低犹未可知。

随之附和声起,窃窃私语,说什么的都有,当然也不缺和事佬。

卫仲道听后哈哈大笑,不以为意,抬头环顾四周,一脸不屑:

“今日让你们知道我卫仲道安邑第一才子之名。”

说罢拿出写好的《热血说》上台,开始摇头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