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水患(1 / 2)陆判——我在石府当门客首页

为了预防船舱漏雨,石芜存抽点了十几个船上的府丁和影卫们煮了桐油,备足了麻绒和石灰,搅打成如印泥一般粘稠的糊状,再均匀涂抹于船体的顶部,反复多次。

待彻底干透再在表面刷涂了两遍桐油,如此这般操作完毕后,便可保其一段时间内不会有覆海渗水之烦忧。

原本无需这般麻烦,船还很新,下水时间也不长。概因连日来天仿佛捅破了似的叫人不得不早做打算,倘若放任不管,唯恐屋里要锅碗瓢盆一起排队接水开庙会。

众人用油布撑起一片顶棚供家仆们在船顶上作业,足足用了三个时辰才算圆满。

由于干活时汗流如瀑,他们上半身只穿着马甲一般的短褂,前襟半敞。饶是如此仍旧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擦汗的布帕都能拧出小溪。

鹿盼、小糖和游蕊丝备了几大桶凉好的竹蔗茅根水,由岚粟和府丁们抬了送上去。众人仿佛旱了几个世纪一般,拿大海碗接过来一通鲸吸牛饮,一眨眼功夫就见了底。

鹿盼没料到众人渴到这等田地,瞧他们明显还没喝够,一时间来不及再去煮新的。赶紧差岚粟将库房里酿好的老米酒取了几坛出来。倒进空了的缸子里,再取了净水来灌满,拿大的笊篱搅拌均匀,这样既不会喝醉,又比清水更加甘甜。

果然大家都甚是满意,总算是急中生智对付了过去。

厨房准备了些香肠和腊排骨的煲仔饭,贴着锅边有一圈饭焦,

另煎了几十只单面荷包蛋搁在边上,还汆了些白灼生菜淋上黄豆酱,虽然比之过往简陋了些,但也算有荤有素量大管饱。

大家饿得狠了,哪还管三七二十一,白馒头蘸辣酱都好吃。

之所以餐食标准大幅缩减,倒不是因为负责做饭的人偷奸耍滑或者时间仓促。其实还是和这雨脱不开干系。

别院前两日突然急信来报,扬州府低洼区域已遭水患侵扰。别院位置靠近湖泊,连日来水位暴涨至临界,眼看迫在眉睫不得不举家迁移。

石府在观音山上修建过一处道场,位于一座古刹内,供突遭变故时应急避难之用。

别院众人将府中的贵重物品分成几十份,用油纸包裹好塞进毛竹制成的竹筒内密封,让家丁每人取一份背在身上。万一掉进水里,毛竹筒防水又有浮力,抱着它漂浮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全部撤离至古刹后,众人又取出藏于道场密室中的百十来张羊皮筏子。将其充气鼓胀后扎紧气孔,再砍来几百根竹子拼成镂空的床架。将它们和9~12只羊皮筏子固定在一起。

统共做了十来组这样的简易皮筏。

又砍了十来棵树由擅做木工的家丁削成二十来件船橹,方才缓上一缓。

在山上虽有诸多不便,但山鸡野兔之类的肉食漫山遍野都是。

且禅院内本就有好几片菜地,里面种的瓜果蔬菜品种丰富。

更兼有一座米仓,里面常年囤着从山下运来的大量米面。地里随便刨两下就能挖出个把红薯,全部刨出来估计一个冬天都吃不完。哪怕受困于山上许久也不至于饿肚子。

纵使水患爆发,山上也待不成了,只需把羊皮筏子推入水中,再用扁担和箩筐带足口粮。

上百号人可一道转移去东关渡口,那里停着一搜专供别院使用的大船。

等撤离到船上,再把羊皮筏子堆放于甲板,尽快往西北边地势高处航行,便可脱险。

路上如遇到落水的人,可将羊皮筏子和船橹舍给他们。

若是有多余的干粮也可一并递给他们,这样多半可得一线生机。

【江南一带水系发达,扬州府的情况不过是开胃小菜,我们此行沿路要早做打算,如果其他几个州郡尽皆如此,那船上的供给便要及时调整。】石芜存发了话后,大家就此告别胡吃海喝,一切从简。

二十多号人每日一睁眼就张着嘴嗷嗷待哺可不是闹着玩的。还好之前让小糖和家仆做了一大批酱菜、泡菜之类的瓶瓶罐罐,即使最后弹尽粮绝到只能喝白米粥的程度,也不至于太过煎熬。

其中鹿盼最喜欢的还是酱瓜和切成细丝的大头菜,这玩意儿好吃的关键就是要舍得放糖,这样吃的时候才会甜津津的。

可怜这几个平日里食量大嘴又刁钻的吃客,饿得眼睛冒绿光,难受的吱哇乱叫。

鹿盼想起童年时候在外婆家过暑假,常吃的一款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