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改立太子风波(二)(1 / 2)天下谋士首页

吕后无奈,最终还是想来张良处讨要个保住太子之位的办法。

吕雉对张良的感情有些特别。她一方面清楚张良是刘邦的贴心豆瓣,另一方面呢恐怕也是真心有点儿喜欢张良这“小叔子”。

从岁数上说,刘邦大吕雉二十来岁,大张良八岁。也就是说,张良其实上也要大吕雉十多岁。虽然吕雉是“嫂子”,但她心目中张良恐怕还是要算一个长得不错的大叔!

张良性情温和,沉着稳重而又仪容姣好,显得既成熟又文雅隽秀,肯定对女人很有吸引力!以至于刘邦曾经开张良的玩笑说,如果赏赐给张良一些美女,不知张良如何应付得过来!

当然,吕后出于自己身份地位的原因,并不好向张良表露得太明显了。不过,有时一个眼神就够了。

刘邦死后,张良炼气辟谷,身体轻减得十分励害。吕后看望他后,心痛得不得了,亲自劝说张良修道还是要保重身体,并赐食张良,使张良不得已中断了辟谷修炼。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吕后是打心眼儿里喜爱张良的。

这也或许是吕后成为权力巅峰人物后,却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养男宠最深层的原因吧!张良算是她爱而不得却高山仰止的人了!

不管吕后对付起敌人来多么的狠辣,但在她一筹莫展时,依然显露出一个小女人对男人天生的依赖心理来。只是,这个男人不再算是刘邦了,而是被她在心里换成了张良。

所以,她也不管张良一直就是站在刘邦身后那个人了。这从政治斗争角度来说,是极其犯险的!若刘邦改立太子之举,本身就是张良出的主意,那简直就是与虎谋皮了!

或许,吕后靠着直觉觉得不可能是张良出的主意,且张良也并不见得支持刘邦这么做。只是他没有明着表态而已。

吕后这直觉还是正确了百分之八九十。张良对这回事不置可否,其实也是一直在权衡利弊。

刘邦要对付吕后,他自然不得去管。但若真把太子换成了尚还年幼的赵王刘如意,那朝廷中的各方面势力之间恐怕又要大起纷争了。刘邦一死,到时候一不小心又要弄得天下大乱都说不定!这也是张良很是忧虑之处。

恰好吕后一见到他,就向他诉起苦来,说刘邦病重了,又受戚夫人蛊惑,要改立赵王为太子,这简直是不明世理!赵王那么小,一旦刘邦驾崩,他哪能掌控得住朝廷局势。到时候若又有人犯上作乱或叛乱,那他们这些刘邦留下的孤儿寡母的,哪里还有啥自保能力哟!恐怕会在乱局之中死无葬身之地了!

张良开始时都对吕后推托说是他们的家事,自己不好插嘴说啥子。但听了吕后的诉苦后,顿然改变了置身事外的态度。

吕雉强横,正可在刘邦死后压制得住一起打下将山的众功臣。

而赵王刘如意及其母戚夫人,根本没有任何政治根基与身后的依靠力量。就算刘邦把他们托付给肱股重臣,也要面对双重风险。其一,所托之人要可靠,不起篡逆之心。其二,所托之人要有那个实力镇得住诸股势力。这点就很难找了到符合条件的人了。

西汉之初剪除了异姓王后的政局,大体上分成三方面的势力。

一是刘家皇族势力。这股势力看是强大,实则除开刘邦个人的实力外,几乎没有哪个皇家之人堪称可以独当一面的。所以,刘邦若一死,刘家皇族势力几乎就是虚的,根本扎不起墙脚来!

另一股势力就是吕家外戚势力了。以吕释之为主的吕氏诸人,封侯的也不少,还是有一席之地。并不比刘家势力弱。

但即使是刘家皇族势力与吕家外戚加起来都抵不过功臣们的整体势力!只是这股势力是散的,明面上都忠于皇室的。刘邦在时,他能驾驭住这些功臣。刘邦死后,吕后还得借着皇室威严,然后逐步削弱这股势力。但最终吕后死后,吕家还是栽在了这股势力面前。

至于汉文帝刘恒能上台,也完全是这股势力扶植起来的嘛!不然,论资格恐怕怎么也轮不到他那个代王登上大宝。

张良肯定是心知肚明朝廷势力的情况的。他自己其实算是个两栖式人物,既属于皇家集团,也属于功臣集团。但他从来不到功臣集团去争权夺利,故而算里面的隐形人物。但他深受刘邦倚重,又算是功臣集团中最有威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