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当初杨渥对张灏发难时一样,一开始众人对与周隐提出的严惩亲军指挥使感到疑虑,但听说要对付的是张灏时大家便纷纷同意了。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
后世历史上建文帝削藩时,因为燕王朱棣的实力最强,所以他选择了先对付实力较弱的周王和齐王,结果给了朱棣足够的造反准备时间。
但如今的情况和建文帝时期是不同的,历史上的周王、齐王实际上并没有造反的打算,建文帝对付他们其实作用并不大;但安仁义却是田覠的盟友,如果能使得安仁义起兵造反,那么距离田覠的造反也就不远了。
“世子此策可行,安仁义在润州为刺史多年,做过的不法之事不在少数,大王只要暗中找到证人,让他们前来告状,并且把事情闹大一些,大王再公开审理案子,然后借机罢免安仁义刺史之位,将他调往边地。”严可求笑着补充道。
当初大将台濛在海州担任刺史时就曾经因为贪腐而被百姓告发,刚好田覠和台濛不和,借机要求罢免台濛的职务,杨行密只好将他贬为涟水制置使。
台濛的资历威望都远在安仁义之上,既然连他贪腐都被免职了,那么如今再有百姓告安仁义的状,借此免除安仁义的刺史之位谁也不能反对。
接下来安仁义要么选择造反,要么就只能乖乖认命。一旦他选择认命,那他失去了润州后在钱粮上就会受制于淮南,即便手中还有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而且,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首先起兵造反的并不是田覠,反而是安仁义;杨渥觉得如果罢免安仁义的刺史之位的话,此人定然不会乖乖认命,而会选择起兵造反。更何况,即便他不造反,淮南也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逼迫他,一定让他首先起来造反。
一旦安仁义都起兵了,田覠难道还会继续坐视吗?
如此一来便是安仁义、田覠等人主动造反,而非杨行密对他们不仁了,淮南上下自然也会支持杨行密。
一旁高勗也说道:“不错,而且如今各地刺史都是武将担任,虽然有像歙州陶使君这样为政宽厚待民的,但也有很多残暴不仁之辈;公开审理安仁义横行不法的罪行也能够起到警示其他刺史的效果。”
杨行密这才点了点头,只要能让田覠他们在王师范拖住朱全忠的时间内起兵造反啊,使些手段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安仁义本来就做了不少不法之事,如今要对付他也很容易就能找到理由。
“既然如此,那寻找苦主的事就由严先生去办理吧。记住此事务必要暗中进行,而且最好要撇清节度使府与苦主之间的关系,不要让人觉得是孤故意要对付他安仁义!”
“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