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是道听途说,但空穴来风,必有其因啊,皇上。”李默忧心忡忡。
“李爱卿所言甚是。”朱常洛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要让百姓真正理解并支持商业改革,就必须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
次日清晨,朱常洛一袭便服,带着几名侍卫,微服私访,来到了京郊的农田。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辛勤劳作。
“这位大哥,打扰了。”朱常洛走到一位老农身边,亲切地问道,“朕想问问,你们最近可曾听说朝廷要发展商业的事情?”
老农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朱常洛,眼前的年轻人虽然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让他不敢怠慢。“回……回官爷的话,俺们倒是听说了,说是要降低商税,鼓励买卖。”
“那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朱常洛继续问道。
老农叹了口气,“俺也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只是听人说,朝廷要加重俺们这些种地的赋税,去补贴那些做生意的,心里总归有些不踏实。”
朱常洛明白这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误导百姓。他耐心地解释道:“大哥,你放心,朝廷绝对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发展商业,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富裕,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你想想,如果商贸繁荣了,你们的农产品就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日子也会越过越好,是不是?”
老农听了朱常洛的话,沉思片刻,觉得有些道理。他憨厚地笑了笑,“皇上说得对,俺们这些庄稼人,就盼着能卖个好价钱,日子好过些。”
就这样,朱常洛走村串巷,与百姓促膝长谈,解疑释惑。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商业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娓娓道来,消除了百姓心中的疑虑和不安。
回到皇宫后,朱常洛召集群臣,将他在民间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最后,他目光坚定地说道:“朕心意已决……”
“朕心意已决,大明商业改革,势在必行!”朱常洛语气坚定,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停留在内阁首辅方从哲身上。方从哲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微微低头,掩盖住眼底的复杂情绪。
“皇上圣明!”沈万三率先出列,高声赞道,“皇上高瞻远瞩,洞察民情,实乃我大明之福!”身为江南巨贾,他敏锐地嗅到了改革带来的商机,心中早已按捺不住激动。
“皇上,臣以为此事需谨慎行事。”户部尚书张四维出列,眉头紧锁,“国库空虚,若贸然改革,恐引发动荡啊!”
朱常洛早已料到会有阻力,他淡然一笑,“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固步自封只会让我大明更加积贫积弱。朕意已决,定要为大明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皇上,臣以为,可以先成立一个专门的商业改革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再逐步推行。”一直沉默不语的吏部尚书李廷机突然开口,语气平和,却字字珠玑。
朱常洛眼前一亮,这正是他心中所想。“李爱卿言之有理,朕决定成立商业改革小组,由……”他顿了顿,目光在朝堂上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三位大臣身上,“沈万三、黄道婆、胡雪岩!”
三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惊喜之色。沈万三代表着传统商贾,黄道婆是手工业者的代表,而胡雪岩则是新兴商人的代表,这三人组合在一起,可谓是兼顾了各个阶层的利益。
“臣等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厚望!”三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好!”朱常洛满意地点点头,“朕相信你们,定能为大明开创一个新的商业时代!”
金銮殿上,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大臣们纷纷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改革风暴。朱常洛望着眼前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中却暗暗思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传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