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翻了董小宛的牌子,但心思却全然不在温柔乡。他满脑子都是边疆的屯垦,索额图的话语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第二日清晨,他力排众议,决定御驾亲征,前往边疆视察屯垦情况。
抵达边疆后,朱常洛没有入住奢华的行宫,而是选择住在简陋的军帐之中。他亲自走访屯田,与屯垦的军民同饮一锅水,同吃一锅饭。烈日下,看着军民们在有限的水源下,用汗水浇灌着补种的庄稼,他深感欣慰。
“皇上,这些都是新培育的品种,更加耐旱,产量也更高。”左宗棠指着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说道。
“爱卿辛苦了。”朱常洛欣慰地点点头,他知道,边疆屯垦初见成效,离不开像左宗棠这样尽心尽力之臣的付出。
然而,就在朱常洛为边疆的改变感到欣喜之时,京城却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索额图暗中指使手下,在京城散布谣言,称朱常洛不顾百姓疾苦,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边疆屯垦,致使百姓赋税加重。一时间,朱常洛在民间的声誉受到了些许影响。
“这老狐狸,真是贼心不死!”朱常洛收到密报,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他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索额图的能量。
为了提高屯垦效率,左宗棠决定对屯垦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划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种植区、养殖区、水利灌溉区等。然而,部分农民并不理解这种新的规划方式,认为会影响他们的收成,产生了抵触情绪。
“将军,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种地的,为什么要听你的安排?”一名叫做王五的屯垦老农不满地问道。
“老人家,您放心,新的规划是为了提高大家的产量,不会让大家吃亏的。”左宗棠耐心地解释道。
然而,王五等人并不听劝,依旧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这让左宗棠的工作遇到了困难,他意识到,要改变农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就在这时,林则徐兴冲冲地跑进了左宗棠的营帐,手里拿着一株结着饱满果实的植物,“大人,您看!”
“这是什么?”左宗棠接过植物,仔细端详,只见其果实饱满,茎叶粗壮,透着顽强的生命力。
“这是我在巡视时发现的,当地人称之为‘沙棘’,极其耐旱,果实还能食用,用来榨油。”林则徐兴奋地说道,“如果能大量种植,不仅能改善土质,还能解决粮食和油料短缺的问题。”
左宗棠眼前一亮,这真是天降甘霖!他立刻安排人手,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试种,结果发现“沙棘”的适应能力极强,产量也相当可观。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现有的种子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求。
“必须尽快从内地调配种子!”左宗棠当机立断,立即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奏折很快送到了朱常洛手中,他龙颜大悦,当即下令,从国库调拨白银,购买“沙棘”种子,并安排专人负责运输。然而,索额图却在朝堂上百般阻挠,以国库空虚、运输人手不足为由,迟迟不肯放行。
边疆的形势依然严峻,噶尔丹的骑兵时常在边境游弋,伺机而动。为了保护屯垦成果,王五带领着一群年轻力壮的农民,主动请缨,组成了一支巡逻队。
“将军,我们虽然不会打仗,但保家卫国的决心一点也不比你们少!”王五坚定地说道。
左宗棠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当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抽调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士兵,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