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还用秦桧(1 / 2)历史直播:祖宗!我的书店都空啦首页

绍兴七年

光幕中对宋朝皇帝的谴责与对岳飞的赞誉如潮水般涌现,使得朝堂之上一片沉寂,空气中弥漫着尴尬与沉重。

岳飞,这位被民众寄予厚望的名将,读罢光幕上的言论,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既有对民众期待的感动,也有对朝廷不作为的无奈。

他的心情,如秋日的天空,既明亮也带着几分阴霾。

高宗赵构面色苍白,群臣低头不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地自容。

这些年来,他们一直试图忘却靖康之耻,如今这些话却如利刃般刺痛了他们的心。

赵构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却也无力改变。

岳飞此时依旧字字恳切:“陛下,微臣愿率三军,北伐中原,以雪靖康之耻,还我大宋河山。”

岳飞在光幕的映衬下,眼中闪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情感。

他深知自己的忠诚可能会带来个人的不幸,但他的心中燃烧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岳飞的忠贞,不仅仅是对皇帝的忠诚,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他的忠诚超越了个人的生死,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不屈不挠、精忠报国的精神。

高宗却蹙眉道:“爱卿,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轻举妄动。”

张浚,这位刚直的宰辅,站出来说:“陛下,民心可用,士气正盛,此时正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臣恳请陛下移驾建康,以示决心。”

赵鼎亦附和道:“陛下,移驾平江,可鼓舞三军,振作士气,臣等愿随陛下共赴国难。”

高宗与张浚、赵鼎商议后,决定移驾以振朝纲,鼓舞军心。

然而,当高宗提出起用秦桧为行营留守时,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群臣面面相觑,气氛再次凝重。

“陛下!”张浚厉声反对,“秦桧曾有不忠之嫌,其人反复无常,今日若再用之,恐寒了将士之心,失了天下之望!”

赵鼎亦附和:“张大人所言极是,秦桧之事,天下皆知,岳元帅之冤,更是令人心痛。陛下若执意起用秦桧,臣恐民心、军心皆有动摇。”

岳飞闻言,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虽未言,但眉宇间却透露出对秦桧的深深不齿,以及对高宗决定的失望。

光幕中曾有言,秦桧跪在岳飞像前,这无疑是对秦桧的极大讽刺,也是对岳飞的深切同情与敬仰。

高宗闻言,面色微变,他深知众臣反对之理,亦知岳飞的威望与民心所向。

在众臣的强烈反对下,高宗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

最终,在一片沉默与期待中,高宗缓缓开口:“诸位爱卿言之有理,秦桧之事,朕再作考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朕身为一国之君,自当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

岳飞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拱手道:“陛下英明。微臣虽愚,愿以一己之力,助陛下重振朝纲,恢复我大宋河山。”

张浚和赵鼎亦是振奋,张浚言道:“陛下若能整顿朝政,提拔贤能,臣等必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赵鼎附和道:“正是。陛下此举,必将赢得民心,重振军心,北伐中原指日可待。”

开宝四年

皇帝赵匡胤与大臣们正襟危坐,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光幕上,上面显示着靖康之变的悲惨场景和宋朝皇室的屈辱。

赵匡胤的脸色铁青,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他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徽宗、钦宗,两个无能的昏君!赵构这个逆子,竟让祖宗的基业沦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