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遭遇伏击(1 / 2)亮剑:双穿倒爷,惊呆李云龙首页

两人寒暄了一番之后,陈旅长想起了一旁被晾下的李云龙。

他指着身后还在不断探头探脑,看着85式自行火箭炮的一众士兵。

“李云龙,这些都是筵安方面特批给你独立团的士兵。”

“别看他们很稚嫩,像是新兵,但他们和其他的新兵不同,这些可都是有文化的技术兵种。”

“总部考虑到独立团急缺各种人才,才给你争取来的,给我好好练他们,不能浪费了他们的才能。”

“这也算是总部对你收复左云县,打通根据地通道的嘉奖。”

听到这里之后,李云龙有一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

这让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随后很是高兴的说道:“感谢,感谢首长对我们独立团照顾。”

随后便眼睛发亮的看向了这群士兵。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将会极大程度上加快独立团对于新装备的掌握以及磨合进度。

普通的士兵独立团根本就不缺,最缺的就是这种专业学习过的技术兵种。

别看他们人数并不多。

但他们却可以一带二、二带四。

用不了两年时间,整个独立团就不会再为技术兵种发愁了。

装备他们不缺,使劲练就是了。

就像是独立团的新兵训练一样。

在新兵训练期间,要求需要打满500发子弹才能正式进入连队当中。

这要是换在以前,这500发子弹都够一名士兵打好几年了,这可一点的都不夸张。

随后一行人行走在县城的街道当中。

陈旅长习惯性的拿着马鞭,自顾自的走着,李云龙则是跟随在陈旅长的半步之后。

尽管两人只是相差半级,但饶是胆子大的李云龙也不敢逾越。

“李云龙,你拿下的左云县,将打通根据地和晋绥根据点连成了一片,这笔功劳记在你的头上,总部方面对此很是高兴。”

“但小鬼子可是很不高兴,你不但歼灭了他们一个联队,拿下了一个县城,还摧毁了大同煤矿。”

“你可知道为了对付你,小鬼子调集了多少兵马?”

李云龙有着李景荣的情报支持,当然是知道的了。

听到这里他脸色也有些沉重。

“旅长,这我还是知道的,小鬼子调集了战车第三师团、第14师团、第113师团和第116师团。”

“这小鬼子还真看得起我,居然调集了四个师团五万多人来围剿我。”

陈旅长很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景荣,说道:“这情报想必是李顾问提供的吧,没想到李顾问的情报能力如此惊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收集如此详细的情报。”

他们收集的情报都没有说明小鬼子具体的番号,只知道至少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

这种精确到了具体番号的情报,也只有李景荣提供才说得通了。

李景荣谦虚一笑说道:“这也是无意中收集的情报而已,算不得什么。”

陈旅长见李景荣并不想说也不再追问,而是继续对李云龙说了起来。

“既然你知道,那么你应该知道接下来你、丁伟和孔捷三人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了,怎么?你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吗?”

李云龙点头说道:“我们几人合计了一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应对之策,请旅长随我回司令部,我给您详细讲一讲。”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司令部大院。

参谋部已经在大厅当中制作了一份还算精良的沙盘,上面用红蓝白旗标注了双方兵力部署。

看着眼前这份沙盘,陈旅长很是意外。

没想到这独立团居然还有如此专业的参谋人才。

制作沙盘可是需要详细的数据和情报作为支撑才行的。

想来这应该也是出自李景荣之手。

李云龙来到沙盘面前,指着左云县所在的位置说道:“旅长,你看看这左云县的地形。”

“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十里河贯穿了吕梁山脉,在这里形成了一块平原,而左云县就建立在这块平原当中。”

“通往左云县的路一共有三条。”

“分别是大同方向,沿着十里河往西南方向进入吕梁山脉,沿着河流就能直接抵达。”

“第二条路就是从大同煤矿这边开拓出来的道路。”

“第三条是通往陕甘寜边区的朔平方向,这里可是咱们第五军分区的根据地所在。”

“所以日军想要进攻左云县,只有沿十里河以及大同煤矿这两个方向。”

“这十里河村可是我们独立团的驻地所在,必然是日军主攻的方向之一。”

“之前我是打算派独立团的主力在此设下阻击阵地,层层阻击日军的攻势,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狠狠的打击日军。”

“不过现在看来,已经不用了。”

陈旅长眼中若有所思,说道:“你是想用那批火箭炮封路?”

李云龙听到这话之后,马上就恭维道:“旅长,您真是神机妙算,我这点小心思马上就被您给猜到了。”

“没错,在这里布置上这30辆自行火箭炮,再加上数千部队,就足够阻挡日军十倍兵力的进攻。”

“以我的猜想来看,日军第14师团必然是这一路的主攻部队,还将会有一个师团一起配合行动。”

“这第二条路嘛,我也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了。”

“这里地形开阔,有一条通往左云县的大公路,非常适合小鬼子的装甲部队。”

“所以这一路进攻的必然是他们的战车第三师团外加一个到两个步兵师团。”

“474高地非常适合阻击作战。”

“我将集中新一团、新二团以及我独立团的主力部队再次设立阻击阵地......”

“同时将坦克营以及大部分的反坦克火力都调集过来,布置在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