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平津,位于并州城以南五十里处,是并州城的一处重要粮仓。
此时,小平津的守将宋宪正焦急地等待着丁原的援军。
自从丁原战败的消息传来后,宋宪就一直忧心忡忡。
他知道,小平津的防御工事虽然坚固,但毕竟兵力有限,如果吕布率大军来攻,小平津迟早会被攻破。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一名部将问道,“吕布的大军很快就会打过来了,我们还是早做打算吧。”
“是啊,将军,我们还是突围吧。”另一名部将也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能逃出去,将来还有机会为丁刺史报仇。”
“突围?”宋宪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们以为吕布会给我们突围的机会吗?”
“那我们该怎么办?”几名部将都慌了神,不知该如何是好。
“唉……”宋宪长叹一声,说道,“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向宋宪禀报道:“将军,城外有一老一少两人求见,说是您的故人。”
“故人?”宋宪闻言一愣,心中疑惑不解,“我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故人?”
“属下也不知。”士兵说道,“那两人都穿着布衣,看起来不像是什么达官贵人,但他们言辞恳切,说是有要事与将军相商,还请将军务必一见。”
“好吧,你带他们进来吧。”宋宪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见一见这两人。
“诺。”士兵领命而去。
不多时,士兵便带着邓高和后文来到了宋宪面前。
“宋将军,别来无恙啊。”邓高笑着向宋宪拱了拱手。
“你是……”宋宪看着眼前的邓高,却怎么也想不起他是谁。
“老夫邓高,十几年前曾与将军有过一面之缘。”邓高自我介绍道。
“邓高?”宋宪仔细回想了一番,终于想起了邓高是谁。
十几年前,宋宪还是丁原麾下的一名小校,有一次随丁原前往晋阳城办事,在城外遇到了一伙山贼。
当时,宋宪寡不敌众,眼看就要被山贼杀死,幸好邓高路过,出手相救,这才保住了性命。
“原来是邓先生,多年不见,先生风采依旧啊。”宋宪连忙上前,握住邓高的手,激动地说道,“当年若不是先生出手相救,宋宪这条命早就没了,先生的大恩大德,宋宪没齿难忘。”
“将军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辈习武之人的本分。”邓高谦虚地说道。
“先生,您这次来小平津,可是有什么要事?”宋宪问道。
“实不相瞒,老夫这次来,的确是有事相求。”邓高说道。
“先生请讲。”宋宪说道,“只要宋宪能办到的,一定万死不辞。”
“老夫希望将军能够归顺吕布。”邓高开门见山地说道。
“什么?!”宋宪闻言大惊失色,“先生,您……您这是什么意思?”
“将军,丁刺史已死,并州城也落入了吕布手中,你继续抵抗下去,也只是徒劳无功,白白牺牲士兵们的性命罢了。”邓高劝说道,“不如早日归顺吕布,还能保住性命,将来也好为丁刺史报仇。”
“先生,您……您这是要宋宪做叛徒吗?”宋宪怒道。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邓高说道,“如今吕布势大,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与其白白牺牲,不如保存实力,将来再做打算。”
“可是……”宋宪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邓高打断了。
“将军,老夫知道你忠义为先,但也要分清形势。”邓高说道,“如今并州城已破,丁刺史也已身亡,你就算战死沙场,也改变不了什么,反而会让并州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宋宪犹豫了。
“将军,请三思啊。”邓高再次劝说道。
宋宪沉默了,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
他知道,邓高说得没错,如今吕布势大,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继续抵抗下去,也只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可是,就这样投降吕布,他又心有不甘。
“先生,请恕宋宪难以从命。”宋宪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邓高的提议。
“将军,你……”邓高没想到宋宪竟然会拒绝自己的提议,顿时有些生气。
“先生,宋宪知道您是为了我好,但我身为丁刺史的部下,岂能背叛自己的主公?”宋宪说道,“我意已决,先生不必再劝了。”
“唉……”邓高见宋宪心意已决,知道再劝也没用,只好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先生,您一路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宋宪说道,“来人,带先生下去休息。”
“不必了。”邓高摆了摆手,说道,“老夫还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扰将军了。”
“先生,您这是要去哪里?”宋宪问道。
“老夫要去见吕布。”邓高说道。
“什么?!”宋宪闻言大惊失色,“先生,您……您要去见吕布?这……这太危险了!”
“将军不必担心,老夫自有分寸。”邓高说着,转身离去。
“先生,您……”宋宪还想再劝,但邓高已经走远了。
“唉……”宋宪看着邓高离去的背影,长叹一声,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