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2 / 2)血脉撒满世界首页

吕嬃也未能幸免,她被鞭笞致死,身体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张偃因为性格懦弱,没有参与到吕氏的阴谋中,所以得以幸免于难。

随着吕氏家族的覆灭,刘襄撤回齐国,灌婴领兵驻守,长安固若金汤。

一切都在周勃和陈平的掌控之中,他们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朝臣们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计划,他们认为小皇帝刘弘是吕雉提携登基的,他可能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为了防止刘弘长大后造事,朝臣们一致同意废除刘弘,另立新皇帝。

这个决定意味着他们将彻底摆脱吕氏的影响,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当初那些大臣们齐心协力诛灭吕氏一族,心中却时刻担忧着刘弘长大后会对他们进行报复,于是决定废除刘弘的皇位,这便是防人之心在作祟啊!

这次事件可以说是一场朝臣发起的革命,既然无法改变现有的政治制度,那就只能更换皇帝来稳固自身的地位和权力。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存在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也曾发生过“一朝臣子一朝天子”的情况。

诸位参与诛灭吕氏家族的朝臣纷纷表示,少帝刘弘以及梁王、淮阳王、常山王等人,只要是曾经被宣称是刘盈的儿子,现在就不再是刘盈的儿子。

因为他们并非刘盈的亲生骨肉,而是吕雉杀害了他们的母亲后,将他们收养在后宫,并赐予封地封王,以此来增强吕氏家族的势力。

如今吕氏一族已被诛灭殆尽,这些孩子自然也不能再继续留在宫中,必须为他人腾出位置。

刘盈的这些儿子实在是可怜至极,他们在父亲在世时未能感受到父爱,父亲去世后又遭受奶奶的摆布,如今奶奶离世,他们甚至失去了安身之所。

陆贾说得没错,只要将相和睦,这天下便是将与相说了算了。

陈平与周勃开始主持商讨另立新皇帝的事宜。

要立新皇帝,候选人无非就在皇子和皇孙之中。皇子辈中,仅有默默无闻的代王刘恒和年幼的淮南王刘长;而皇孙辈中,齐王刘襄则是独树一帜,在众皇孙中犹如鹤立鸡群般耀眼。

刘章很有眼光,深知他哥哥刘襄在皇孙辈中的独特地位,于是提议刘襄为新皇帝。

刘襄的封地拥有七十座富饶的城池,此次诛灭吕氏,他领兵驻守济南郡,虎视眈眈地凝视着吕氏家族,其威慑力不可小觑。

他的二弟刘章敢于挑战吕雉,诛杀吕产,除掉了吕氏家族中最为强大的武将,并且成功护卫未央宫,可谓功劳卓着。

他三弟刘兴居对诛灭吕氏家族的贡献也不小。陈平和周勃又答应将赵王和梁王之位送给刘章和刘兴居。

刘襄外有精兵,内有刘章和刘兴居声援,不少人提议恭迎他入宫为帝。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少数大臣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争论道:“正因为吕氏家族凶狠,才差点灭绝了刘氏宗庙,所以我们在立皇帝时,一定要选择一个母舅家族不凶狠的人。

齐王刘襄的母舅驷均为人蛮横,凶狠得紧,如果立齐王,恐怕会出现第二个吕氏家族。”

这些大臣认为,只有选择一个温和、善良的母舅家族,才能避免类似吕氏家族的悲剧再次发生。

而刘泽正是这种观点的极力鼓吹者。

刘泽被刘襄蒙骗扣留,土地被抢夺,士兵也被夺走,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虽然他口头上说要到长安为刘襄争取皇位,但实际上却怀着一颗捣乱的心。当朝臣们提议立刘襄为帝时,他第一个表示反对,并大肆宣扬刘襄母家的坏处。

在刘氏宗族中,刘泽的身份最为尊贵,他持有这样的意见,其他朝臣也不好争执。

刘泽说了几句夸张的话,刘襄的皇帝梦就破灭了,这充分显示了仇恨的力量。

朝臣们开始用心寻找母家没有恶行的皇子,当他们想到刘恒时,众人的眼睛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刘恒的母亲薄姬坚韧而淡然,不喜欢争强好胜,也不拉帮结派,显然是一位贤妻慈母。

薄姬孤身一人,她的娘家已经破败离散,只剩下一个弟弟薄昭。薄昭和薄姬一样,坚韧克制,安分守己。

总之,刘恒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好皇子,他的母亲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好母亲,他母亲的娘家更是默默无闻的好娘家。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表示,在现存的皇子辈中,代王刘恒无疑是最具仁德、宽厚和孝顺节俭品质的。

他的母亲薄氏被誉为天下最善良的人,从不欺负他人,反而常常遭受别人的欺负。

他的舅舅薄昭同样以温顺着称,不善于管理他人,却总是被他人所管理。

刘恒的品德无可挑剔,他外戚家族的条件更是完美无缺,因此,全体朝臣一致同意拥立刘恒为新一任皇帝。

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刘恒,意外地获得了选举人的全票支持。

曾经,魏媪预言薄姬将生下天子,魏豹深信不疑;后来,薄姬也对刘邦说过类似的话……这些算命之言让人充满期待,但谁又能想到,在吕氏被剿灭之后,多年前的预言竟然真的成为了现实。

对于自己能够登上皇位,刘恒本人肯定是最为惊讶和难以置信的。

面对天意,刘恒还是小心谨慎。

宫廷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担心这是一场阴谋或陷阱。

因此,他决定采取谨慎的态度,先派遣自己的舅父薄昭前往长安,与陈平、周勃等人会面,以确定迎立之事的真实性。

薄昭一直以来都是刘恒母子的忠实支持者,他们一同逃离了吕雉的迫害,来到代郡。

薄昭的忠诚和能力得到了刘恒的高度认可,他相信薄昭能够胜任这个使命,并带回准确的信息。

薄昭抵达长安后,立即求见周勃。

周勃对薄昭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解释了迎立刘恒的原因。周勃真诚地告诉薄昭,他们之所以选择刘恒,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以及他在代郡的良好治理声誉。

周勃强调,他们希望刘恒能够继承大统,恢复汉室的辉煌。

薄昭仔细观察着周勃的表情和语气,发现他并没有丝毫虚伪和做作。

周勃的眼神中透露出真挚和诚恳,让薄昭深信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经过一番深入交谈,薄昭感到满意并立刻回报刘恒:迎立是真,可以前去,放心。

刘恒听到薄昭的汇报后,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他认为这次迎立并非阴谋,而是真心实意的邀请。

然而,他仍然保持警惕,准备亲自前往长安,以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