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转向了冯智彧:“你说得对,日后朕会注意的。”
“陛下圣明。”冯智彧微微欠身。
“是朕忽视了承乾。”李世民闻言一叹,但转瞬间,脸上又浮现出了自豪的神色。
“不过,初次上朝,初次处事,承乾就能有这种表现,朕心甚慰啊。”
“虽然还有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不错,不错!”
“这也是微臣在听了太子殿下的想法之后没有做任何更改的原因。”冯智彧接着李世民的话说道。
“太子殿下初次上朝,初次处理事务,有不圆满的地方是很正常的,若是太过圆满反倒是会显得不正常,引起他人怀疑。”
“唉……”李世民闻言,脸上的表情也是瞬间变了。
“只怕啊,就算是这样,有些人也不会眼看着这英烈祠顺利建起来的。”
“陛下不必忧心。”冯智彧闻言嘴角翘起,脸上露出了一副早有办法的自信。
“虽然那些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英烈祠建起来,但他们想要使绊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哦?”李世民闻言双眼一亮。
“说说看!”
“毫无疑问,英烈祠是一件好事儿,于国于民来说都是好事儿。”冯智彧点点头,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所以,明面上阻止这种好事儿是不明智的,这会让那些人失去民心的支持,因此他们不能也不敢明着反对,只能从别的地方做文章。”
“比如,建造英烈祠需要用到的木材和石料,或者是工匠等等。”
“工匠好说。”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
“工部尚书段纶是朕四姐高密公主的夫婿,因此不必担心工部会在暗地里帮助他们,民夫就更不成问题了。”
“那……”听李世民这么说,冯智彧最后一点顾虑都没有了。
“就没有问题了。”
“木材和石料呢?”长孙无忌开口问道。
“很简单,赈粜。”冯智彧解释道。
“今日早朝,民部尚书不是上奏绵、始、利三州旱情持续吗?”
“三个州的灾情并不算是严重,即便是严重也相对较好控制,赈灾前期的赈济很快就能转到赈粜阶段,届时就以此三州百姓的赈粜来为英烈祠的建造准备木材和石料便可。”
“有理。”李世民点头,显然是颇为认同。
“太史局的观测虽然偶有出入,但整体来说还是可以信任的。”
“而且绵、始、利三州地处巴蜀,段纶也是巴蜀人,想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另外……”冯智彧再次开口,引得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原本微臣是想让太子殿下负责此次英烈祠的建造,哪怕只是挂个名也是对太子殿下有好处的,但是经过今日早朝,微臣觉得可以改变一下。”
“哦?”李世民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英烈祠这种聚拢人心的东西有多重要,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因此他也知道监督建造英烈祠本身就是一个很得民心的差事。
但现在,冯智彧却说原本想让李承乾挂名,现在又不需要了……
那证明冯智彧还有更好的想法,且收益比原来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