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他们有侵吞百济和新罗,甚至是高句丽的意向。”
“咱们不说新罗和百济,高句丽那边您是怎么想的?”
……
李世民闻言顿了顿,张了张嘴,但是却没有说话。
随着大唐的建立,再加上朝鲜半岛的形势变化,高句丽近年来开始频繁和大唐交流,对大唐示好,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
虽然因为突厥和薛延陀等因素,李世民接受了高句丽的示好,但不代表他对高句丽就没有想法了。
别的不说,就一点:死在高句丽那边的前隋将士,李世民是打算做点文章的。
也就是这两年内部天灾不断,外部还有外患,让李世民腾不出手,更重要的是没有钱,不然的话他早就开始收敛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所战死的将士尸骨了。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当年李渊是尊隋才得以建唐的,李世民出钱出力收敛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所战死的将士尸骨,能加强大唐的正统性。
第二,玄武门之变的影响虽然在逐年降低,但还是有,李世民这么做更能凸显他的仁厚。
所以,对高句丽动手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因此,李世民已经能想到冯智彧想要告诉他的结果了。
如果高句丽在大唐的征伐下灭亡……哪怕只是衰弱,倭国也能趁此机会开始进入大唐的周边范围。
因为长安距离朝鲜半岛实在是太远,那些地方打下来就和如今的突厥草原一样,很难做到治理。
只靠朝廷的话,鞭长莫及,哪怕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及时做到,遥远的路程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如果让皇子或者是官员去治理,那就很容易出现新的问题,也就是谋乱。
所以,到时候大唐对那边的管理力度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倭国就可以趁虚而入。
不过……
……
“朕觉得,你对倭国的敌意似乎很大。”李世民抬起头,看着冯智彧的眼神中有着灼灼光芒。
似乎是在探究冯智彧的真实想法。
“没有无缘无故的厌恶。”冯智彧闻言笑了起来,毫不遮掩自己的想法。
“常言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首先,他们有两座金银矿,而且根据臣手下的人打探,其储量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弱小便是他们的罪过。”
“其次,他们不去接触齐国公等人反倒是来接触臣,这就代表着他们不是真的想要结交臣,而是为了利益罢了。”
“若是真的想要结交,那就不会不顾臣在接触了他们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危险。”
“最后,不管有没有,他们此前的动作就足以让臣认为他们对高句丽一带,甚至是咱们丰沃的中原有想法。”
“这样的人,臣对其怀有敌意才是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