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英烈祠的初步构思(1 / 2)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首页

一句为时尚早,让李承乾知道冯智彧是有安排的,至于有什么安排……

他哪里知道?

英烈祠这件事表面上是李承乾提出来的,但实际上,不管是李世民、李承乾、冯智戴还是冯智彧,甚至就连长孙无忌等人也都知道那是冯智彧教给李承乾,然后李承乾才说出来的。

所以,李承乾哪里知道冯智彧打算在长安城的西边建设什么东西?

病遇良医,饥逢王鳝。

酱里得盐,雪中送炭。

对于一直生长在高压环境下的李承乾来说,冯智彧的出现就好似是一束光,虽然仅仅只是一束,但也驱散了他周边的黑暗,让他能够轻松不少。

而且,自从拜师之后,冯智彧做了很多利好李承乾的事情。

李承乾虽然年幼,但却并不傻,或许他还不懂得这人世间真正的是非善恶,但他却知道冯智彧至今所做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对他利好的。

甚至,在有些时候,李承乾更相信冯智彧,而不是他的父亲李世民。

……

李承乾不再追问,冯智彧也乐得清闲,看着工部尚书段纶带着将作少监阎立本忙碌着划定英烈祠的地基。

虽然话里话外都将英烈祠和祭祀天地的圆丘、方丘相比较,但英烈祠在规制上还是不能超过圆丘、方丘的。

在意义方面和天地相比较就已经很好了,毕竟意义是虚无的东西,是可以解释的,但是规制这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

圆丘和方丘都是占地二十亩,可能乍一听很大,而且英烈祠似乎也似乎是用不到二十亩这么大的地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英烈祠,说是一座供人祭祀的祠堂,但冯智彧可没打算草草修建一个祠堂就了事了的。

因为要供奉阵亡将士的牌位,所以英烈祠不能像圆丘、方丘那样修建城露天的大露台,但也不代表着英烈祠的占地面积就小了。

冯智彧是打算修建一个三进制的大型建筑群。

在英烈祠的门口,冯智彧打算树立一座巨大的纪念碑,用来纪念所有为大唐所牺牲的将士。

进入大门之后的第一个院落,左右两边建成用来供奉将士的祠堂,用来安放那些戍守边关而牺牲的将士,或者是在与王世充等人作战中牺牲的将士灵位。

中央大殿不供奉将士灵位,而是供奉刑天,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第二个院落,左右两边同样是供奉将士的祠堂,用来安放那些有卫国之功的将士灵位,比如贞观二年突厥南下至渭水时牺牲的将士。

中央大殿则是供奉蚩尤,蚩尤为兵主,象征着勇猛。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院落,左右两边供奉有建国和开拓之功的将士灵位,比如大唐上次北征时所牺牲的将士。

中央大殿则是供奉轩辕皇帝,寓意为战无不胜。

……

从表面上看,这么建英烈祠的话好像是脱离了初衷,将神灵放在了主位,牺牲的将士反倒是成了陪衬,但这也是一个小心思。

在封建时代,人们普遍比较愚昧,神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而且人们也很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在轩辕皇帝这样的神灵周边祭祀牺牲的将士,会在无形之中抬高将士们的地位,甚至是让其上升到天兵天将那种地步。

最重要的是影响力。

如果这座英烈祠按照计划那般的建成了,日后哪怕是大唐灭亡了,只要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就不敢对这座祠堂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