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讲】(2 / 2)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首页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的空,其实他的切入点是从“意”,第六意根切入,所以你看看它这一段就清楚。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方便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解释是,“诸相”指的是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入非”,它能够入于非相,非相就是空性,把假相的因缘回归到我空法空的体性。乃至于“非所非尽”,这个“非”指的是能观的智,“所非”是指所观之境;乃至于能所双亡,诸相叵得,唯是一心。蕅益大师说,这个地方的意思,他把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回归到一念清净本然的空性的心性,就是摄用归体。“旋法归无,斯为第一。”那么又能够把这一念心(缘生无性的心)当下承当,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斯为第一”。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宗,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如是在一心中表现出来。这个观法其实非常好用,就是你不管看到什么事情,你就观想它是唯心所现。“思诸法如梦”,外境都是一念心显现出来,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后再观“观心性无生”,能分别的这一念心最后也觅之了不可得。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这个时候,第三段,再肯定这一念清净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你看佛陀对心的描述,佛陀讲话怎么讲这个又讲那个?一下子说这个心是罪业的根本,你不能随顺它的;一下子又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是一样的,要肯定。佛陀对心有时候是采取否定的状态,有时候是肯定。这怎么办呢?哪一个是对的呢?

这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刚开始你要否定。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心很多颠倒,你一肯定就完了,就被它带着走了,所以,大乘佛法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刚开始先否定自己的心,你的所有的作用,你内心释放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你告诉自己,这都是假的,你不要被他骗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观。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心性是否定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完全否定。但是到最后的时候,否定到最后的时候,你要转成肯定,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你要重新肯定。

你看《大乘起信论》怎么说。它说观一切法,“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把一切万法回归到一念心性。最后还有一句话很重要,“是名真如”,重新肯定这一念心性当下就是真如。你看,“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是完全否定,然后“是名真如”,叫“一心真如”。

所以我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是否定、否定……最后肯定、肯定……但是,《楞严经》的角度是完全否定。你看《楞严经》,基本上它是从假入空,《楞严经》从空出假讲得很少,它是让你把心带回家。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他不二的本性,开始从空出假,那你要读《法华经》。《华严经》《法华经》都是这样。所以你看,为什么经典要判教?这一部经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的定位是什么,五味中它的滋味是什么,的确每一部经的效果不一样。佛陀讲话的口气不一样,产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样。《楞严经》它偏重在破执,它这一部经的目的就是在根尘识的因缘当中把你拉回来。把心带回家,《楞严经》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你从家里面再出去,那你就研究《法华经》、研究《华严经》,怎么样发菩提心,怎么从假相当中建立如梦如幻的因缘,从如梦如幻当中积集如梦如幻的功德,那你得读《法华经》《华严经》。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把一切法会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旋法归无”,在一念心性当中再重新肯定,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我就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这个对我来说是“斯为第一”。

辛三、观六识 分六:壬一、舍利观眼识;壬二、普贤观耳识;壬三、艳喜观鼻识;壬四、满慈观舌识;壬五、波离观身识;壬六、目连观意识

观六识,这个指的是能观的智是一心三观,所观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当中有六科:一,舍利观眼识;二,普贤观耳识;三,艳喜观鼻识;四,满慈观舌识;五,波离观身识;六,目连观意识。

壬一、舍利观眼识

【图三】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这个地方讲到舍利弗过去的因缘。舍利弗翻成中文叫鹙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称,叫鹙,这个“弗”就是子。因为他母亲的眼睛特别的明亮像鹙鸟,所以叫作舍利。他这个时候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多生多劫以来,我的身心世界有一种特殊的功德,叫作“心见清净”。这个“心”指的是什么呢?第六意识生起的一种观察的智慧,不是我们这种颠倒的分别心。这一念我空法空相应的妙观察智,依止这个“见”(这个见指的是眼识的了别功能),我第六意识依止这个眼根而产生一个眼识的作用。因为整个“见”由这个观察智的加持,所以看到一切的境都不为一切境所染着,所以叫清净。也因此的缘故,在整个受生的过程当中,对于世间的六凡法界、出世间的四圣法界,这种种因缘的变化,一见到以后就能够完全通达而没有障碍。这个“心见清净”就是我们大乘说的空观,看到因缘的变化就等于是假观。舍利弗尊者有这种境界,他过去就有这种境界。

我们看看他今生的因缘是怎么回事。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在今生,我刚开始是跟着梵志外道出家,跟外道修学梵志的。他跟目犍连尊者两个是师兄弟,都是外道。有一天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我遇到佛陀的弟子,叫三迦叶。三迦叶这三个兄弟已经现出出家相,他们三个人并肩而行。这个地方有的经典说是马胜比丘,但是没关系,这两种可能都有,或者三迦叶或者马胜比丘。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身为一个外道的修行者,看到释迦的弟子威仪具足,就过去以恭敬心请示说,你的师父是谁呢?他说我师父是释迦佛陀。那么你师父平常是告诉你们怎么修行的呢?这个时候三迦叶就说明了因缘法,“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尊者一听到这个道理以后,就“悟心无际”。因为他本身的心就特别的“心见清净”,所以他回光返照,从因缘生因缘灭当中就证得了初果,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本来就无边无际的,所有的障碍都是我们向外攀缘,启动了根尘识,自己给自己障碍。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没有障碍”,这个观念很重要!作为修行者,要不断地告诉你自己,你的心是本来没有烦恼。你为什么有烦恼?是后来才有的。这个地方对建立大乘的信心是很重要。

所以他“悟心无际”,证得初果以后,回去告诉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听到这个因缘法也证得初果,两个人就同时随佛出家。随佛出家以后,经过佛陀的开导就“见觉明圆”。前面讲到“心见清净”只是不受染污,这个时候他更能够看到我们这一念眼识的见,其实它的本来面目的见性是特别光明、特别圆满。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从迹门来说成就阿罗汉果,在佛的座下成为佛陀的可以说是最大的长子。

佛陀在世的时候,其实佛陀的徒弟当中有两个代表: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目犍连尊者。一个智慧第一,一个神通第一。喜欢教理的、喜欢追求智慧的,就跟舍利弗;喜欢神通的跟目犍连。两个各领五百个弟子教化。不幸的是,这两个大弟子在佛陀灭度之前,都先灭度了,所以佛陀身后的法是交给迦叶尊者。佛陀弟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生前是舍利弗、目犍连,死后是迦叶尊者,乃至于阿难尊者,这么一个传承。所以他有资格称为佛的长子。他的因缘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这个地方不是讲色身,是讲舍利弗尊者自己,说他的法身是佛的金口教化而有,也因为佛陀因缘的教化而增长。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那么,现在您问我这个圆通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我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引生智慧之光,而产生一个“知”的功能。那么这个“见”,已经不再依止眼识为知为见,而是一念心性产生的智慧光来当作知、来当作见,已经不是经过根尘的碰撞产生眼识来当作知跟见。这种知见是从你最深最深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一念心性发动出来的知跟见。

壬二、普贤观耳识

【图四】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普贤菩萨,这个普贤是什么意思?体性周遍叫普,随缘成德谓之贤。所以他等于是称性起修,依止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发动的整个功德,是体性周遍而且是随缘成德。

这个菩萨白告佛陀说,我过去曾经亲近恒河沙的如来,在如来的座下而成为法王子,正如《华严经》说的,“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所以他是位居等觉,来帮助十方诸佛弘扬教法。那么他在整个弘扬教法的定位是什么呢?“十方如来教其弟子”,只要这个弟子具足菩萨种性,这个菩萨一定教他,一定要修学普贤行。

这个“普贤行”我们讲一下。普贤我们前面说过,体性周遍、随缘成德。这个普贤行,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是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乃至于普皆回向。“普贤行”的一个特点,简单地讲就是时空无尽。你看,“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无有穷尽”,这是一个空间的无尽;第二个,“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时间的无尽。我们一般依止识。你看修行的依止很重要,如果你依止的是生灭心,你可以在净律学佛院发心,可以在净律寺发心,但是到其他的地方不一定发起这个心。我们的发心是有时空障碍的,要在某一种特殊的因缘你才能够发起心,那就不是普贤行了。普贤行是在空间上没有障碍,在时间上也没有障碍,这叫时空无尽。

当然这个地方的特点,你就是要依止不生灭心。你依止的心不能够说是依止根尘碰撞以后产生的识,那就完了。因为根尘每一次的碰撞产生的识都不一样,你看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不一样。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心情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嘛。那你要依止这个心发心那就完了,昨天的心已经觅之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诃责生灭心。所以他是以不生灭心为因,而产生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妙行。

那么这个“行”为什么从我立名呢?为什么十方如来要教他的弟子修学普贤行呢?

古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使令弟子有所效法。十方诸佛希望他的弟子都能够效法普贤菩萨所依止的不生灭心,而产生时空无尽的妙行,有所效法。第二个,使令弟子能够承蒙菩萨的加被,而破除一切身心的障碍。因为你修普贤行,你就跟普贤菩萨感应道交,得到他的加被。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这一段我们今天讲不完,就到这个地方。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智者大师很强调忏悔业障,他说,什么心态忏悔业障最快?你要站在“无住”的角度来忏悔业障。就是你一开始就相信你“本来是没有”业障。那你为什么会有业障呢?那是因为后来的一念妄动,根尘的碰撞产生了六识,所以才有业障。智者大师说,你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有业障,这个业障你一辈子忏不干净。你看有些人,业障忏半天,没办法忏得清净,站在业障的角度来忏悔那就完了。你要站在一个清净心的角度来忏悔才对。

在《楞严经》讲,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你那个修行站的角度很重要,大概《楞严经》都不赞成你站在外境的角度来修学。你要站在一个清净的角度来忏悔,站在无所求的角度来求,站在无所得的角度来得,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建立一切法。所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次第是很重要。站在无住的角度而发起菩提心!你这个观念掌握住了,大乘的妙法你大概纲要就掌握住了。

你看有些人一开始就是说,我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讲实在话,初学者没有资格说你要干什么。初学者是打得念头死,刚开始要先否定自己。初学者太多理想抱负,这个人是没办法修行的。你还没有经过“无住”的阶段,讲实在话你没有资格谈“生心”这个道理。所以大家要体会一下,佛法的操作是有一定的轨范、一定的轨则的,你要错乱修学,你自己就很难达到这个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