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是水稻;稻田整齐划一,稻谷随风轻摇,绿意盎然。
而其他地方则分布着不同种类的土地,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合种植的作物。
其他地方种植的是土豆、红薯和玉米。
这三种农作物各有特色:土豆耐储存且易于保存,红薯营养价值高,玉米既能直接食用也可喂养家禽,为村庄提供了多样化和稳定的食物来源。
玉米穗已经开始饱满,叶子渐渐泛黄,快要成熟了。
随着夏日逐渐过去,玉米杆顶端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金黄色的穗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丰收。
地里的农作物收完后,剩下的农活就会交给租地的舒二牛来处理。
村民们通常只在播种期和收获期间忙碌起来,平日里会将耕地租赁给那些需要更多工作机会的人士,以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
最近总是晴朗无雨,河里的水位降了不少。
连绵数日的好天气带来了干旱,原本宽阔的河流变得越来越细长,裸露出不少沙洲和平坦的河滩区域,减少了灌溉水资源量。
孩子们不允许到深水区去,他们就在石桥附近的浅水区域玩耍,这里的河面经过处理,非常适合蹚水玩。
为了确保安全,成年人会在浅滩旁守护,孩子们欢笑着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嬉戏,享受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时光。
抓鱼还得往下游一些,在更深的水域约有一米深,而在较浅的地方只有几十厘米。
捕鱼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项既刺激又有趣的体验,不过大人们总会在旁边细心监督以防万一。
这条河流贯穿整个村庄,最窄的地方也就五六米宽,最宽处达到十几二十米。
河流既是灌溉之源也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滋润着沿岸的土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除非遇到大干旱,平时河水不断。
由于周围山林保持良好,水源涵养能力强,即便夏季缺雨也不会轻易断流,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用水保障。
河里的鱼苗清晰可见,村里的大人反复强调不得过度捕捞。
出于长远考虑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村民们自觉限制捕鱼数量,以免影响鱼类繁殖生长环境。
就连那些爱捣乱的小孩也不会随意抓这些小鱼。
尽管好奇心强好动性十足,但在家长严格要求下,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存之道。
有人看到赵春花在河边抓鱼,好奇地问她在做什么。
“抓回去试试养养看。”
面对路人的询问,这位少女耐心解释道,她并不是打算立刻烹饪美味佳肴,而是想观察是否有可能将野鱼驯化成家庭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