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苏长空并未下令追击那些四散奔逃的溃兵。他反而命人打开东南北三座城门,任由城内百姓和那些装扮成平民的溃兵逃离。这个决定背后自有深意——他早就对落雁关垂涎已久,只是一直苦于王放这只老狐狸太过谨慎。本想趁着方耀大军撤退之际佯攻一番,没想到天赐良机,竟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这座重镇。
既然是仓促间攻占的城池,苏长空也没时间大动干戈。他只令人牢牢控制住四座城门和城中要害,以及那些关键的府库重地。随后,他下令各部将领开始收拢部队,严密把守城池的重要位置。每个命令都简洁明了,充满军人的干练。
这两万云州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军纪严明。即便在刚刚破城的混乱时刻,大多数部队仍能做到令行禁止,没有出现骚扰百姓的情况。这让苏长空和丁奉都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一支军队最可贵的不是勇猛,而是令行禁止的纪律。
半个时辰后,三座敞开的城门缓缓关闭,沉重的铁门发出刺耳的响声。东门和西门放下断龙石,绞盘被毁,彻底封死,只留下南北两门。城门关闭的声音就像是一记重锤,宣告着这座城池已经易主。
这时,抢掠的工作也随之有条不紊地展开。五千名一直未曾出战的预备队士兵分成百个小队,如同梳篦般在城中穿梭,专门光顾那些富户人家。乒乒乓乓的抢掠声此起彼伏,却是井然有序。苏长空定下的规矩很简单:识相的留条活路,抗拒的杀无赦。
这些大户虽然对这群如狼似虎的"新国军"恨之入骨,却也都很识相地选择了配合。毕竟这些兵丁开口便说:只要财,不要命。更何况,在之前的混乱中,许多大户早已带着细软逃命去了,留在家中的多是些搬运不便的古董字画、青铜器皿之类的物件。
这一次,苏长空的命令很是明确:凡是值钱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要搬空。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对这个命令执行得异常认真,甚至连一根金簪都不放过。他们的效率之高,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没少干这种事。空荡荡的府邸中,只留下了那些实在搬不动的大件家具,还有满地的狼藉。
正当苏长空在统领府内忙着清点这来之不易的战利品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方耀大军的三千先锋骑军已经抵达城下,风尘仆仆,甲胄上满是血迹和泥污。他们被紧急安排在周军遗弃的军营中休整。
几乎是在同时,斥候飞马来报,声音中带着几分紧张:"启禀大帅,有一支周军轻骑正在穷追不舍,估计一个时辰内就要追至!"
苏长空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立即放下手中的账册,开始布置防御。"传令,一万步兵立刻出城列阵!四十辆雷火战车一字排开!"他的声音锐利如刀,"让辅兵即刻在阵前挖掘陷阱,多准备些削尖的木桩当拒马!"
丁奉在一旁补充道:"还要派人去城外砍伐树木,在大军两翼堆放。"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样可以减缓敌军骑兵对步兵方阵侧翼的冲击。"
命令如同涟漪般迅速扩散。很快,城外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砍伐声和挖掘声。士兵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砍伐树木,有人负责运送,有人在挖掘陷阱,还有人在削制木桩。汗水在烈日下闪闪发亮,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半个多时辰后,方耀率领的主力大军终于出现在视野中。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人群仿佛潮水般涌来,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为了避免冲垮己方的长枪阵,方耀机警地下令大军绕道而行。
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看到城池就在眼前,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他们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水和尘土,争先恐后地往城里涌去。毕竟身后还有可怕的周军骑兵在穷追不舍,留在城外就只有死路一条。
"快!都把衣服脱了!"突然,方耀身边的秦相维一声大喝,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他连声催促道:"快点把衣服脱下来丢在路上!"同时,他又指挥其他士兵去拣拾干柴,堆放在这些衣服上面。
这个临时想出的计策,或许能为大军争取一线生机。烟尘可以迷惑追兵的视线,让他们无法判断究竟有多少人已经进城,又有多少人还在外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落雁关的上空盘旋着几只秃鹫,发出不祥的鸣叫。它们似乎已经预感到,这个夜晚将会有一场盛宴。城墙上,士兵们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恶战。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夜晚注定不会平静。
远方的地平线上,一轮血月缓缓升起,给这个混乱的战场染上了一层诡异的红色。方耀站在城头,望着这轮血月,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城外的官道上,一条长长的"火龙"正在燃烧。那是士兵们脱下的衣服和堆积的干柴形成的巨大火墙,浓烟滚滚,遮天蔽日。这道火墙不仅能够阻挡追兵的视线,更重要的是,它能给疲惫的将士们争取到宝贵的休整时间。
城内,各部队已经严阵以待。弓箭手在城头列队,长枪手在城门附近布防,雷火战车的操作手正在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就连普通百姓也都紧闭门窗,屏息等待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恶战。
夜幕最终还是降临了,但没有人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