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知道新宫的建造进度很快,便让作坊里的伙计们写了一封信,邀请了更多的亲朋好友过来帮忙,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你是说,以前作坊里的工人给家里写了一封信,然后他们就来了,就这样?”
李世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天,整个北衙的士兵都穿着盔甲,拿着刀剑,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些百姓。
“没错,干爹!其实,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也不是不能理解。打个比方,煤藕作坊里,有个叫刘大郎的匠人,他做煤藕的速度很快,而且还改进了好几次,每个月能挣两贯钱,普通帮工一个月能赚三四百文。”
“刘大郎在刘家村,就是个流民,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就逃到了定襄。那些人得知刘大郎如今的生活状况,自然要拿来做个比较,现在刘大郎一封信回家,刘家村就有上百人过来了。”
李世民听到李想的话,也是一阵无语。
原来,这场风波,只是一封信引起的。
新宫的兴建堪称贞观八年之最。
长安城的子民们,也在议论纷纷。
五合居。
郭得刚的名气越来越大,长安城里的很多说书先生,都喜欢学着他讲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说书内容的开创者。
而今天,他要讲的,则是他根据最近听到的一些传闻,以及一些自己亲眼所见的消息改编而成,甚至起了个夸张的名字:“三万工匠,不远万里,奔赴长安。”
“先生们,今天的故事,是从燕王远赴登州,拯救天下苍生开始的。说起来,前两年夏,登州府连遭天灾,百姓饥不择食……”
“燕王随遣唐使前往倭国,带回了两百万两银子,还建立了市舶司……”
“听说陛下要建一座新的夏宫,所以,所有的钱,都是燕王亲自出的……”
“正所谓一箭穿云,万夫来投。燕王殿下下令,各大作坊的伙计们,都开始写信给亲朋好友……”
“前几天,从全国各地涌向长安城的工匠,据说连玄武门的守卫都被惊动了。”
郭得刚经过这两年的苦修,已经发现,只要他能听到关于燕王的消息,那么,他就不怕没东西说了。
如今五合居不仅让他收了所有客人的小费,还给了他五贯的工钱,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同一时间,刚刚分配完任务的刘家村村民们,也都兴奋地议论着。
“刘方,这三天来,我们一直都在吃肉干。我觉得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样的肉了。”
刘青躺在宽大的床铺上,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虽然这两天训练很辛苦,也搞不懂为什么王府的护卫要把所有人都组织起来,但一想到训练结束后有肉吃,刘青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鲸肉和咸鱼,这些日子天天都有。
日子过得比刘大郎给他的信里描述得要好多了。
吃的好,住的也干净。
为此,刘青十分认真地对待训练,对将作监工提出的每个要求都认真对待,深怕由于自己不够努力而被炒了。
“刘大郎去年回京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燕王对他的厚待,绝对不是一般的厚待。刘青,从今往后,你我都要尽心尽力,才能不辜负燕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