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诸葛亮已笑指看来:“吾早知汝会有此说,放心,汝母已督促工匠连夜赶制,想来至今日,应该能有两百具。只是此弩乃军国利器,断不可为敌所获,卿当牢记。”
听闻只有两百具,虽说少了些,但有总比没有的强:“父亲放心,儿省得。”
此时诸葛连弩已经问世,只是工艺复杂,制作缓慢,且弩身颇为沉重,加上弩匣约莫三十汉斤。之所以如此之重,主要是因为为了兼顾连发与射程,弩身相较普通劲弩要偏大些,且加入大量精铁组件,其弩翼为四层叠加,后有精铁骨架固定,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匣十支。其尾有杠杆机括,亦是精铁打造。操作时非体健臂力之人不可使用。
而对于血衣卫来说,负重三十汉斤根本算不得什么。
因为血衣卫大多都是当初张慕麾下的山匪出身,不仅彪悍勇猛,还见过血,加上这几个月严格训练,已颇具精锐之气。而且血衣卫平时拉练长跑时,血衣卫都是身披甲胄,手持兵刃,左腰胯横刀与两柄飞斧,右挂水囊、伤药等物,还背负五十斤沙包。
如今加上这两百具连弩,血衣卫便可分为三类兵种。
刀盾兵一百人,装备赤甲、藤甲,及两尺四寸方圆藤盾,环首刀、飞斧两支、单手锤;长枪兵一百人,装备赤甲、藤甲,及一丈八尺长白杆枪,环首刀;弩兵两百名,皆选臂力大者,装备赤甲、藤甲,及连弩,环首刀、一寸七尺方圆小藤盾。
两百人连弩齐发,堪比两千人箭雨,诸葛连弩之威简直就是当世半自动步枪!
而血衣卫不足之处,便是机动力,若能人数增加一倍,以骑兵为两翼,则可攻可守,进退自如。
诸葛连弩平射有效射程可达百步,寻常皮甲根本无法抵抗弩矢,但若面对血衣卫的双层甲胄,则很难洞穿。
而如今的连弩只是一代,尚需进一步改进,难点就在于减小体积重量,势必会影响射程与威力,可若不减少重量,对于大规模装备就显得有些困难,毕竟不是每一个大汉士卒都是血衣卫。
如今的纸甲制作工艺已成为绝密,在他的建议下,开始施行环节分工分专制,且派兵看守,以防泄密。
对于纸甲与藤甲组合,蜀汉如今并不能大规模生产,这主要是藤甲制作周期长。不过纸甲的出现,一直让诸葛亮欣喜无比。因为纸甲完全可以取代皮甲,不用再杀牛取皮制甲,从而也变相的保护了畜力。
纸甲虽然制作廉价,且防御不弱铁甲,但无法防备重武器钝击伤害。这一点也只能为精锐军队多装备铁盔、铁胸甲,来弥补不足。
蜀汉以盐铁闻名,铁矿资源丰富,且冶炼技术为最,制作精良铁甲倒是不成问题。
......
午后待将武库的两百具连弩取回后,他便待在了西院校场营中。
拿起一把连弩,弩身确实颇具分量,自上方装上弩匣,左手拖弩,以胸顶住后伸出的弩托以固定,右手再握住上方铁质机括,对准前方八十步外的箭靶,只向后一扳,便是一支弩矢飞射而出,正中靶上!
“彩!”张慕、顺理等人纷纷喝彩。
诸葛寿笑了笑,连续扳动机括,随着弦音不断响起,根根弩矢连续发射而出,约莫大半上靶。
可见百步之内,连弩准头没有弓好,这主要还是弩身过重,单手拖弩,拉动机括时会产生轻微上扬的问题。不过若换做普通士卒,准心应该会更差些,但这并不重要,战场之上要的是密集攒射的箭雨。
待射完弩匣内的弩矢,他试着更换了下新的弩匣,约莫花去十息时间,颇为省时,且有机括在也不费力。
张慕激动的也拿起一把连弩试射了下,这厮力气大,单臂托弩跟玩似的,故而射出的准头更好,竟有两支中了靶心,引得喝彩声不断。
他激动道:“少主,有此神弩,百人足当千人,真神器也!”
见众人亦纷纷颔首附和,诸葛寿将连弩交予一旁士卒,笑着吩咐道:“叫儿郎们尽快熟悉连弩装填、射击,对了,可选好弩队百夫长?”
话音刚落,两名身着百夫长戎装者上前行礼。
“仆等,现为弩队行百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