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书街
八十一府衙大堂
清咸丰元年公元年八月的一天清晨,虽然同样是五更天,天却已经大亮,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斜斜的越过南阳府衙大门外那道砖上刻有“南阳府”字样的照壁,照进了大堂铺着青砖的地面上。有了些给人清凉的微风夹杂着一缕不沾染世俗的清香穿堂而去,虽然整座城市还没有完全的从夏季的睡梦中苏醒,可是在那座面阔五间,包括堂前挡雨防晒的卷棚在内进深十六米多的到达大堂内,早已是皂隶齐集,等待着举行“排衙”仪式。
南阳府衙的最前面有一方高五米宽二十二米呈凹形,用青砖砌成的照壁,厚厚的砖上有着“南阳府城”“南阳府”的砖铭。在照壁前的左右两侧有着召父杜母两座牌坊,是为了纪念两汉时,在南阳政绩卓著的两位贤太守召信臣和杜诗而建的。那位西汉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在任时开发了湍水汉水支流,今唐白河流域的水利,“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躬劝耕农,所以深受百姓爱戴,有“召父”之誉。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故有“杜母”之称。后世人称他们两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属于“治民”名臣之表率。
府衙大门前筑有女儿墙,两侧是八字墙进入面阔间进深间拱券式的大门,便是仪门。仪门形制同府衙真正的大门,也是礼仪之门,凡新官到任,至仪门前下马,由负责迎接的官员迎入仪门内。一般来说,遇到皇帝登基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是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会大开仪门。仪门之后便是南阳府衙的中心建筑大堂,大堂面阔间,进深间,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架奇巧,明亮宽敞,是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
排衙仪式是京官最羡慕外任官的地方。官场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京官与外任官相遇,外任官说:“我爱京官有牙牌”牙牌就是象牙腰牌。宋元以后为官员身份证。因多系象牙兽骨制成,故名。其上书写有官员官衔履历。那块三寸挂在腰间的牙牌,只有京官可用。京官则羡慕地回答:“我爱外任有排衙。”排衙就是典籍中所描写的“大陈执事,役吏叫头,皂隶吆喝”,是地方官署装门面耍威风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