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趣。”那个在宜昌文史资料中被叫作王璲可在国家典籍的史料中却以王汝玉扬名的翰林博士一转身就又想钻回轿中去:“何不到那里买舟顺游?”
那些当地的官员赶紧把他给拦住,告诉他现在所在的这条街就是因为他曾经给题过一座牌坊而得名,而这条经历了好几个朝代的小街因为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而即将消失之前特地邀请他前来故地重游。
“子美先生说得好:尔曹身败名俱裂,不废江河滚滚流。”王汝玉是个很豁达的读书人,尤其是经历了被解缙所累病死狱中之后,自然就把什么功名财色都看得淡然了:“就拿这条街而言,如果不在老城中央,有着极高之利用价值,又怎会入开发商之眼?”
所有的人默然。
“还得强调一点,来宜昌途中,看了些对鄙人介绍,发现其中不少错误,却又不吐不快。”王汝玉还是那个编纂过永乐大典的那种认真劲:“鄙人洲人,其尊立中字彦强,为元末老儒,历知无锡嘉定两府,进知松江知府其兄琏,字汝器,曾为吏部主事,文学不减汝玉其弟琏,字汝嘉,为翰林五经博士,礼遇甚隆。均与其后宜昌的王篆没有任何关联,牵强附会只能让人感到幼稚可笑!”
所有人汗颜。
“还有一点。”那个聪颖敏捷才华过人的王汝玉还在接着说:“史料中早以点明,鄙人以字通行于世,所以以后如果在媒体宣传中书街与中书坊之时,建议少提鄙人名字,介绍王汝玉即可,以免吃力不讨好,希望落空,反说鄙人不是!”
这样的王汝玉不知读者能否喜欢?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