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宜昌宗教面面观(10)(1 / 1)印象宜昌首页

宜昌宗教面面观

十真正的宜昌人上

宜昌位于川江与荆江结合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以前是进出川渝的过载码头,后来有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就被称为水电城了。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四百余万人。因为气候的原因,夏日闷热,冬日阴冷因为两岸山势延伸,中心城区也就沿着江北一字铺开因为原本土著船户水手众多,就都说得一口蹩脚的重庆话,因为所辖的那些县市大多都属于山区,就习惯性的被人称作“山里人”。这张拍摄于清末民初的照片里的人物,笔者认为最能代表早期的宜昌人。

宜昌的名称来历不详,翻了不少资料,据说是来源“宜于发财利于昌盛。”不知是否?有人考究说,当时的宜昌一度为国之边陲,周边多“蛮夷”聚居,故祈求“宜于国运昌盛”之意,因而得名宜昌,有些可能。现在官方的说法是“宜于昌盛”,与上述的两种大同小异,也说得过去。可是还有一条不雅的歇后语:沙s牛涡尿一敞n宜昌,解释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不说也罢现在又被外地人编了一条新的:妓女搬家宜移昌娼,是不是有些低级下流?非得删除不可!

宜昌人很好客,但凡有客人来,总是会好酒好菜招待,春天有芬香的邓村茶叶,夏天有清凉解暑的凝清茶,秋天有卷好的叶子烟,冬天有外酥内软的罗卜饺子。不过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就是“面饭懒豆腐,草鞋家机布,”一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写照。现在成了水电城,当然大发了。重庆的火锅武汉的香辣虾北京的烤鸭广州的烧牡蛎,要有尽有琳琅满目,不过最有地方特色的还是首推西坝江边的那些鱼馆做出来的“河水煮活鱼”。武汉有武昌鱼,万州有烤鱼,可就是不如宜昌的“河水煮活鱼”叫人回味悠想入非非。

宜昌位于鄂西山区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在地域上属于湖北,在文化上更接近鄂西渝东。在外地人的眼里,说话有些土气,显得很有礼仪,也很懂礼貌,人的素质也很高。外地人都知道宜昌人特别热情好客,生活也很安逸,很健谈,性格也很豪爽,而且没有排斥外地人的习惯,而且是座很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同时正因为地域文化的影响,宜昌人既有巴蜀文化的粗犷,也有荆楚文化的悠久的双重印象,于是既不像巴东以上的那些人那样的狂妄自大过于排外,也不像荆州沙市以下的那些人奸狡巨滑太爱占小便宜更不像荆门以北的属于河南人的文化的那些地方的人。说到河南人嘛,呵呵,你懂的。

宜昌男人爱憎分明,对朋友真心实意肝胆相照,中国人常说两个人好得“一个鼻孔出气”“穿一条裤子”就是说的宜昌人,也就是宜昌话里所说的“可以和朋友换脑壳。”宜昌人很记仇,被人打了吃了亏倒了霉,自己独自找个地方去舔血。人家记得“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如果在街上碰见他们,千万小心,冷不防也许就会提把刀劈头盖脸的砍下来!

宜昌的女人除了水色好,其实也就相一般,几千年就出了一个王昭君,是否好看不知道,毛延寿的画像也没能保存下来。那个女人远嫁匈奴,到沙漠深处去和亲,先是和丈夫睡,后来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好就好在宜昌的女人都知道不能学她,自己的命运至少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至少也得像演过千手观音的邰丽华那样,既风度翩翩,又自强不息。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