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如今我大明之势若何?”
经过试探性的交谈,朱标也注意到老仙言语无忌,生恐人前有失,将他招入密室,仅二人相对。
“如旭日初升,其道大光。”
大明立国以来,皇帝勤勉,威望极重。朝廷兵强马壮,外患内乱都被逐渐平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民生经济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说是盛世也不为过。
只是个人的命运与皇朝的前途相比,是那么微不足道。想到这回跟随朱标的那些元老宿将,终将会因眼前之人的离世,而被大批清洗,刘学勤的眼中流过一丝惋惜之色。
三十四岁的太子敏锐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却会错了意,笑道:
“前次你托文学士转达的数学之论,我与父皇也仔细推演过,假使我兄弟等人每代皆生三子,那十代过后,宗室恐超五十万人。”
“父皇特意命我请教上师,这样的人数,以后朝廷是否供养的起?”
他将身体前倾,态度相当谦逊。
刘学勤突然想起句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心中不觉有些可笑,嘴角微微向上掀起,似有嘲讽之意。
朱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不爽。
“皇上舐犊情深,为子孙后代计,实在是人之常情。”
这件事其实是一件可以影响到大明国策的突破口,方才在路上,刘学勤已经打好腹稿。
“问题不在于未来宗室人口是五十万还是五百万,请恕我直言,皇上制定的分封制度是将子孙后代的前途,寄托在了不可预知的未来之上。”
“这里有定数,也有变数。定数是短期内宗室人口增长趋势不可逆转,而变数则是财政的负荷极限不可预测。”
“负荷?”
朱标咀嚼着这个新词,当即便明白了其内在含义。
见他听进去了,刘学勤趁热打铁,给他分析了周朝分封之事。
周朝初时分封了七十多诸侯国,其中约五十三家为姬姓。这种分封是实封,且是向外分封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被分封出去的贵族各自经营自家地盘,将华夏文明快速传播,并且征服了并融合了各地的蛮夷。
比如晋国最初是王室的屏藩,其国策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这种实封制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最后导致了强枝弱干的局面,致使周被诸侯国所灭。
而诸侯国中出现小宗取代大宗,家臣取代诸侯的情况,以至于孔子说:礼崩乐坏。
这些都是实封制导致的,包括汉朝最初就因为封国过于强大,威胁到了朝廷,继而引发了七王之乱。
“如今大明虽行的是虚封制,但皇上过于舐犊情深,他何尝没有以藩屏明的心思,以至于九大塞王个个执掌雄兵数万。作为储君的殿下您,想必也心中不安吧?”
“你!”
想不到这老仙竟如此大胆,朱标额角青筋暴起,忽然想起行前父皇的嘱托,心中不由横起一道杀念。
帝王心中的阴私,岂足为外人道?老仙之言确实交浅言深了,但他是有意为之,解释道:
“殿下无虑,其实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宗室问题,眼下恰好是个时机,那就是外海——实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