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阿干铁厂(1 / 2)塞音老仙闹大明首页

“今上过于严肃,不似太子活泼仁厚。上师曾陪王伴驾,不知可是真的?”

马俊今年二十七岁,是一行人中较年轻的一个,从其言谈可知,此人城府不深。

去阿干镇的路上,马俊突然提起皇上与太子之事。

此时在士绅、商人之中有一股潜流,盼着太子爷能早日继位,或许洪武朝的种种严苛政策会有所松动。

但这是莫逆之交私下里才敢议论的,马俊的言论过于大胆了。

刘学勤微笑不语,伸手指天,又摇了摇手指。

知他不肯说,柴仓忙转开了话题。只是半年之后,得知皇太子薨逝的消息,当时在场之人无不猛拍大腿:

上师真乃神人也!

听柴仓抱怨,朝廷如何瞎指挥,铁冶效率低下。工匠手艺不行,有各个懒惰,不服管教等等,问上师有没有什么法子。

刘学勤不由大奇,他听说委托阿干铁厂生产的自行车零部件合格率不错,而且总是能按时送到,怎么从柴仓嘴里说出又是另一番景象。

不由满心狐疑。

“上师勿疑,他那矿山啊,一半姓朱,另一半才姓柴。”

马文祥看出老仙不明就里,笑着给他解释起来。

阿干铁冶竟是官营!

是刘学勤孤陋寡闻了。古时候叫“官山海”,是指盐铁专营。在西汉时期,在盐铁的基础上加了个酒。

这些行业,都是由朝廷垄断经营的。

到了朱元璋这儿,他与那位“好专利”的周厉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凡是江山湖海出产,凡是能揽到自个儿碗里,他都想要。

开局一个碗没错,但朱元璋的碗超大。

除了前面说的茶叶,此时但凡大些的铁冶都是官营的。

只不过钢铁冶炼除了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时也属于智力密集型。一味的强压之下,工匠也会偷懒耍滑,积极性不怎么高就是了。

这就造成浪费大,生产效率低,官营铁干不过私营铁。不得已之下,朝廷只好停罢各处官营铁冶。

这是洪武二十八年的事了,朱元璋下了诏令:令民得自采炼,而岁输课程,每三十分取其二。

之所以铁能私营,而盐不能,是由两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决定的。

铁富有弹性,而盐缺乏弹性,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刚需。

老百姓不用铁你拿他没辙,可他要是不吃盐,嘿嘿,准保他腰膝酸软,上炕都费劲。

“哎呀,你这环保是一点都没搞啊!”

刚到矿区,刘学勤就瞅见好多根黑烟柱子,煤灰粉尘扑面而来。

柴仓还不懂环保是啥意思,搞明白后才呸了一声,道:“朝廷的事,谁会管那个啊!”

那些露天煤堆是他搞的炼焦厂,据说还是在塞音道场的弟子指导下弄的。

刘学勤刚要骂,是哪个弟子,搞得这么潦草。却被柴仓给岔开,说不关师兄们的事,是他要求这么做的。

敢情他还没正式拜师,已经以老仙弟子自居了。

要说这阿干镇的煤矿规模极大,远不是狄道马衔山那处可比。就老柴这么随便炼焦,浪费极大的情况下,产量比杨庄焦炭厂大了几十倍还多。

若不是人手不够,产能再翻十倍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