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泰山封禅,昊天之界(2 / 2)剑出天元首页

大地对应星辰,古已有之,但一般都是二十八星宿对应十二州之地。“荧惑守心”中的“心”即为“心宿”,代指东郡。秦时明月世界却并非如此,乃是苍龙七宿对应地上七国。

“苍龙七宿的力量难以形容,若一定要强行描述,或可称之为运。”荀子终于道,“七国正是因为得到了这种运,才能从春秋百国中脱颖而出。七个铜盒隐藏了苍龙七宿的奥秘,只有七国王族的传人才能开启。”

“国运?”这种猜测,易中行也曾有过,“苍龙七宿……龙脉?”

荀子没有这种概念,看多了玄幻小说的易中行对此却并不陌生。藏书楼中不过隐藏了一些苍龙七宿的线索,其究竟为何,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探知的。是与不是,总有知晓的一日。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荀子最后道,“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我累了,你去吧。”

这段话荀子以前就说过,又被韩非转述,上书于始皇帝。这是大秦帝国最大的破绽,却也是反秦分子最好的机会。

易中行深拜后,离开了竹舍。

儒家在齐鲁之地民望极高,是以当东巡队伍来到梁父山准备封禅时,易中行等人竟然能抵近观看。由此可见大秦帝国虽然法制酷烈,但对山东六国的控制力其实并不深入。

盖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平也。所谓“禅”,就是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

这十二位封禅泰山的古代君王中,最晚的一位周成王姬诵,也已经是七百多年前的人物了。时过境迁,又经春秋战国连年动乱,封禅之礼早已遗失。即便是最善礼乐的儒家也无法复现,那被召集来的七十余名儒家博士更是终日争吵不断。

结果就是厌烦了的始皇帝直接踢开这些“不学无术”的家伙,按照自己的心意对梁父山进行祭祀,将秦国祭祀社神和齐人祭祀“地主”的礼仪结合了起来,来了个东西合璧。

远方进贡来的奇兽、飞禽以及白山鸡等物纵还山林,江南进贡来的兕牛犀象等巨兽……这些珍禽异兽纷纷被宰杀祭祀,场面一度血腥。

禅梁父后就是封泰山,在泰山上筑五色祭坛,以报天之功。秦兵士卒开辟车道,建筑祭坛时,易中行已与慕容诗重新汇合,商量封神台之事。

泰山封神台是周成王姬诵仿照之罘山封神台的样式所建,年代过于久远,如今所剩不过一点残迹。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必使六合同贯,九州同风。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

始皇帝勒石刻碑,丞相李斯亲自撰字,刻,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泰山之功。

“开始吧。”三人对视点头。

江月人拿出青龙之圭、玄武之璜,慕容诗取出苍螭之璧、朱雀之璋,易中行则有黄麟之琮。尚有白兽之琥不知所踪。在苍之涛的世界,只要集齐三件夏后祭器,便能打开昊天界。虽然换了世界,但有江月人保证,五件夏后祭器齐聚,足以打开昊天界门户。

此时天色已近昏黄,只见五件夏后祭器分作五彩大盛。地上的八卦石大阵残迹与夏后祭器辉光呼应,在四周燃起炫目的神秘幽蓝法阵,光焰中,有青龙图纹缓缓旋转。时空变换,八卦石大阵一一复现,仿佛要重现周成王时的盛景。

易中行三人没行到动静会这样大,尤其是那青龙光影,浮于云气之上,恐怕整个泰山正在封禅的秦人都看到了!

“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坏……此刻五色祭坛处应是正在进行封禅大典,这图景正可作为封禅祥瑞。”易中行往好处想到。

这却是不是易中行他们一刻都不能等,非要与封禅大典同时进行,在始皇帝眼皮子底下搞事。而是昊天界的开启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苍之涛世界更是一千年只能开启一次,一次只能开启一个时辰。

三人置身八卦石大阵中,眼前场景转换,全都笼罩在一道通天贯地的蓝色光柱中。当三人再次睁开眼睛时,看到是一片漂浮在云端的天空之城!

古朴嶙峋,盘旋而上,怪石浮空。

一秒记住域名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