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陛下同意咱们回大宁吗?”上了马车,蔡平询问道。
朱权摇摇头,愤愤的骂道。
“不行,这个桀纣一样的昏君啊,根本不顾什么父子之情……把本王囚禁在应天府内,时不时还恫吓本王,真当本王是泥捏的?”
蔡平扭过头,看了一眼偌大的皇宫,然后驾车离开,忍不住道:“殿下,要不咱们逃走吧?”
“逃?逃能逃到哪去?再说,没有父皇的旨意,本王私下回到藩地,那朝廷就更有理由削弱藩地了。不行,本王不能留下破绽。”
“那怎么办啊?”
“容本王想想。”朱权摩挲着下巴,认真思索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催促道:“蔡平,加快速度,咱们要赶快回去!”
“哦哦,好!”
“不对不对,咱们要去找亲爱的大侄子!哈哈,大侄子心善,一定会同意本王的请求的。蔡平,快点快点,咱们去太孙府邸!”
朱权十分兴奋,他心里明白,朱元璋把藩王们召进京城,就是在养蛊,等养出一只最强大的蛊王,他就心满意足了,为大明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朱权突然觉得,自己为什么要当虫蛊?
好好的当个人不行吗?
没过一会儿,朱权就到了太孙府邸,报出自己的名号,门口侍卫不断打量着朱权,其中一名侍卫转身进府,急匆匆的向朱允炆禀报。
此时,朱允炆正和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大儒讨教学问。
方孝孺慷慨激昂的说道:“欲要天下大治,必先收拢人心。治国之道在于举贤才、安攀强、除暴戾、明教化……”
方孝孺确实是个很有才学的儒生,自幼就喜欢读书,等到洪武二十二年时,朱元璋征召他为官,方孝孺大喜过望,认为到了自己施展抱负的时候。
于是疯狂上书,提倡恢复周礼、恢复井田制、恢复礼乐制。
并且还要找个周公,让这位周公时刻监督朱元璋,纠正朱元璋的错误。
这种先进的治国理论,被朱元璋深恶痛绝……要是能用感情感化百姓,还要刑罚干什么?
于是他为官半年,喜提了五年流放大礼包。
方孝孺流放到汉中,负责教授当地士子。等到朱标去世后,为了培养皇孙朱允炆,朱元璋又把方孝孺叫了回来,让他担任朱允炆的老师。
朱允炆对这位老师十分满意,因为方孝孺脑子里有各种政治主张,主张以仁义礼乐治国,反对刑罚害民,并且还能举出各种例子,滔滔不绝的讲出来。
这几位老师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长得还正派,朱允炆超喜欢听他们讲课。
听到高兴处,还会用笔写下来。
这时,有侍卫匆匆进殿,低声道:“太孙殿下,宁王来访!”
“什么?”朱允炆怀疑自己听错了,询问道:“谁来了?”
“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