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明时坊,此刻天朗日清,街上人流如织,虽说天气逐渐寒冷起来,可在京城,人们取暖的办法还是相对丰富,所以大街上依旧热闹无比。
“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出来摆摊?”街边的一处角落里,一位衣着朴素中年男子,正站在一位老翁的身前,捏了捏手中拿起的木炭,木炭质量很好,显然是老翁精心制作。
“贵人您说笑了,如今这天气还算暖和,老朽做了这些木炭,想着能贴补些家用,要不然天再冷下去,我家里那小孙子别说吃饭了,怕是会直接被冻死呀。”老翁笑容满面,望着眼前的中年人,虽然他衣着朴素,可身上的气质骗不了人,他知道自己今天大概能早些回家了。
“老人家,如今秋天刚过,不是才收了粮食,今年大丰收,您家里日子应该很好过吧,有几亩地?”中年人放下手中的木炭,关切地询问道,因为这老翁穿着一身的单衣,冻得脸色通红还说不冷,肯定是遇上了难事,连忙招呼旁边跟着的人给老翁披上了一件棉衣。
“贵人,不瞒您说,老朽家里那还有地,前些年遭了灾,为了活下去,只把那一亩三分地都卖给张财主,平时农时就靠给张财主家做工才能让家里人吃上饭。”老翁受宠若惊的抓紧了棉衣,笑呵呵的说着自己的惨痛经历。
“那您的孩子呢?您这么大岁数,早该颐养天年了吧。”中年人疑惑的问道,看着老翁的年纪,孩子怎么也该有个二十余岁,算来正是干活的年纪。
“哎,我那三个儿子,一个到北面参军被瓦剌人杀了,一个病死在了灾年,最后这个总算成了亲,可也死在给城东王宅做工的路上,留下小孙子和我们老两口,勉强活着。”老翁平静地说出了几个孩子的遭遇,简简单单几句话,就道出天下黎民百姓的不易。
“古人诚不欺我,白老那首《卖炭翁》就在眼前。刘三,快把老人家的木炭收了。”中年人对着身边的下人说道,那名下人当即掏出钱来,又将老人的木炭接了过来,随后中年人又回头看着老翁和颜悦色地说道,“老人家,以后你每隔三天便给府上送一次木炭,至于你那小孙子就送到府上来,让府上的先生教他读书认字,将来也好考个官位,让你们老两口好过些。”
“多谢贵人!多谢贵人啊!”老翁立马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
“快快请起!老人家您岁数大了,万万不可随意下跪了。”中年男子赶忙将老翁扶了起来,那老翁泪流满面,这年头肯帮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于兄,这么长时间没见,还是如此舍命助人,府上的钱货怕是又要空了吧?”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只见一位气宇轩昂,身材魁梧的男子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中年男子。
“郭儋老弟!你何时回京的?前些日子我给西域的回信可收到了?”这位于姓中年男子看到熟人,脸上笑意更甚,不由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