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喝了肉桂水后,吐出痰涎清水,随后就感觉头脑清醒了许多,说自己感觉爽多了。
患者家属这才相信,给喝了药。
说也神奇,本来是热象,喝了这大辛大热之药后,病势稍减,反而出现了肢体寒冷的情况。
李元素听到这里,有点明白了,果然是真寒假热,用了附子干姜甘草汤后,假象拂去,显露了真相。
“当时很多看热闹的,看着觉得很是神奇,都说咱们这儿有个中医仙儿,所以今天来了那么多人。”工作人员总结道。
但是现在患者病情又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他一脸的愁容,别是吃坏了,来医闹的吧。
自己只是个打工人,之前中医馆生意不好,但是也有工资拿,这卢小鱼刚来没两天,就那么刺激的嘛。
那边卢小鱼已经检查完,询问了患者家属。
“......也没吃什么,就是喝完药后,家里给他吃了个梨……”
李元素目光一凝,想起《温热论》云津液少亏,予甘浆、梨皮,这梨应该属于滋阴润燥之品。
卢小鱼看病人舌白苔滑,嘴里还满是涎水。
才服药一剂,阳气尚虚,阴寒未去,扶阳还来不及呢,又给了滋阴清凉之水果,里寒又增,病情反复……温病派之弊,真是荼毒无穷。
卢小鱼心里想道。
这便是偏性,一个梨不打紧,口渴的能解渴,津亏的能补津,正常人吃了也没事儿,但是对于阴寒内盛之人,不亚于砒霜。
这也是中医经常会犯的错误,与医师水平有关,同样的,跟一个学派特点有关。
伤寒用经方,温热派用清凉,火神派用扶阳。
如果是让张仲景或者叶天士、郑钦安来,即使是遇到与自己学派相背离的病人,但是仍能一眼看出问题之所在。
而没有这个水平的中医,受限于自己所学,肯定是有什么用什么。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明明不对症,但是这个中医还开这个方子。
无他,思维受限。
按说,这是个人水平的问题,但是放大到学派,这依旧是个问题,比如说当下的大环境下,大家忌讳热药,而习惯用寒凉。
来个发烧的病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热,退热用什么呢?就觉得是用寒凉药,毕竟热者寒之嘛。
有些可行,有些不行呀。
或者吃火锅上火了,要清热解毒,但是有些是实火,有些是虚火呀。
有些中医之肤浅,未必比患者高明多少。
人云亦云。
再加上如今社会,酷爱滋补,滥用补药,许多本来没病但是吃出来的毛病。
卢小鱼给家属交代,禁食生冷水果。
想了想,然后又开了几味药,加茯苓、细辛同煎。
于是患者家属千恩万谢,拿了药赶紧回去了。
潘经理看着这一幕,眼睛提流转,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