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定居湖州(2 / 2)茶梦仙缘之我在普洱等你首页

这时,皎然才将目光投向舒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好奇。只见舒瑶落落大方地起身,开始展示茶艺。

舒瑶玉手轻抬,一系列动作如诗如画。她选茶、煮水、冲泡,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优雅。

不一会儿,茶香四溢。皎然轻嗅茶香,脸上露出陶醉之色。待茶汤斟好,皎然小心地端起茶杯品尝,不禁赞叹道:“先闻陆羽的茶艺了得,如今这同行之人亦非凡无比。此茶汤口感细腻,回甘悠长,实乃佳品。”

皎然放下茶杯,微笑着看向陆羽和舒瑶,说:“今日能得二位共赏茶艺,实乃贫僧之福。”

他们三人边喝茶,边聊天,兴致愈发高涨。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山川美景到市井风俗,从茶的种类到茶具的讲究,从历史典故到民间传说,无所不谈。陆羽还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在各地考察茶事时的奇闻轶事,皎然则不时点头,发表自己的见解,舒瑶在一旁微笑倾听,偶尔插上几句精妙的点评,思维的火花在茶香中不断绽放。

这热烈的氛围让陆羽大受感染,他兴致勃勃地与皎然谈起了自己著写《茶经》的想法。他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大师,我欲著写一部《茶经》,将茶之种种,包括茶的起源、种植、制作、品鉴等详尽记录,让更多人了解茶之精妙。”

皎然听后,深表赞同,双手合十道:“此乃善举,若能成书,必能造福天下爱茶之人。陆羽,我愿全力支持你。”

陆羽感激不已,继续说道:“只是这著书过程,需走访多地,考察诸多茶事。太守李大人本已安排我与舒瑶住在湖州城,不过我觉得还是得听听大师您的建议。”

皎然微笑着说道:“无妨,依贫僧之见,你与舒瑶施主便在这妙喜寺住下。此处环境清幽,少了尘世喧嚣,能让你心无旁骛。且路连四方,方便你外出探寻。贫僧觉得,这里才是你著述的最佳之所。”

皎然仔细打量着陆羽,见他谈吐高雅不凡,精通经史子集,博学广闻,在诗赋方面造诣颇深,尤其对茶不仅热爱深厚,更怀有远大志向。加之陆羽在寺院长大,皎然心中顿生欢喜,深感两人情趣相投,故而被打动,决意留他们住下来。

陆羽欣然应允,感激道:“多谢大师收留,陆羽定当珍惜此番机缘。”

皎然随即安排人员为他们准备客房。

寄居妙喜寺期间,陆羽如同一只早起的鸟儿,时常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大地时,就满怀期待地外出寻访山寺周边的茶园。他身背竹篓,步伐轻盈,穿梭在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茶园之间,眼神专注而炽热,仔细甄别着每一片茶叶的优劣。

每当采茶归来,陆羽总是带着满满的收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与皎然便会在清幽的禅房相聚,围坐在那张古朴的茶桌旁。桌上摆放着刚刚采摘回来的新茶,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房间。

他们先是轻轻品着新采的茶叶,感受着那清新的茶香在舌尖上绽放,然后便开始论着诗文。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豪迈奔放的边塞诗到婉约细腻的花间词,无所不谈。常常,他们的讨论热烈而深入,观点相互碰撞,又相互交融,不知不觉就相谈至深夜。

有时,皎然会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古籍,那泛黄的书页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珍视与期待,与陆羽一同分享其中的智慧和美妙。而陆羽则会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在茶事上的新发现和感悟,比如某种茶叶独特的生长环境,或是一种全新的炒制手法。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下,柔和地映照着他们沉醉交流的面容。那画面仿佛被定格,成为了永恒的美好瞬间。在这宁静的夜晚,他们的心灵在茶香与诗意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滋养。

偶尔,舒瑶也会加入他们的交流,她那灵动的思维和独特的见解,为他们的讨论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乐趣。三人的笑声在禅房中回荡,与茶香、月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温馨的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羽和皎然的友谊愈发深厚,他们的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诗文和茶事,更涉及到人生的哲理、世间的百态。在这一次次的相聚中,他们的思想不断升华,心灵也更加契合。

作为穿越者的舒瑶,眼见着陆羽如此忘我,心中既疼惜又欣慰。她翻出随身携带的《陆羽传》,再次重温了其中关于陆羽在湖州的描述。

陆羽常入山林,随性而为,随心而发。“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这般自由不羁的模样,在旁人看来或许甚是疯癫,也正因如此,他被封了个“当世接舆”的名号。

然而,正是陆羽的这种忘我之态,使得他与皎然的情谊愈发深厚,心灵交融也愈发深刻。他们于山林和禅房之间,共同追寻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沉醉在对世间万物的探索与领悟之中。最终,两人结为忘年之交。

身处这古老岁月的舒瑶,作为来自异时空的见证者,心中满是感慨与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