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还有任命,你们听好了。”使者宣读完诏书,继续说道。
众将刚刚起身,再次躬身拱手听命。
“命董卓屯兵京兆尹,拱卫潼关以西。”
“遵命。”
董卓一时大喜,凉州诸将听见朝廷这一任命,也开始为董卓庆贺。
一般大战之后,主帅要上交兵权,朝廷让董卓继续领兵,算是极大的信任与恩惠。
皇帝其实也知道,潼关以西渐渐难以掌控,朝廷要整顿禁军,不如暂时放权。
等众人庆贺完毕。
使者继续说道:“命刘备领兵接管金城郡,等新任护羌校尉到后,回雒阳任侍中。”
侍中是皇帝近臣,其中品级最小的侍中为郎中,就是张钧以前的位置。
听见这一认命,在场诸将又一起庆贺。
使者继续道:“任济北相曹操为议郎。”
侍中为少府属下,议郎为光禄勋属下,虽然上司都为九卿,但实际上都是皇帝的人。
曹操由两千石国相,转而担任六百石议郎,虽然俸禄减了,却随侍皇帝,其实更加尊贵。
我呢?
公孙瓒忍不住要问。
使者终于说话了。
“任公孙瓒为幽州骑都尉。”
“不是。”
公孙瓒急道:“我能不能不当幽州骑都尉?”
使者闻言,微微一皱眉,有些似笑非笑道:“公孙将军,我没有听错吧,骑都尉掌一州兵权,你居然推辞。”
公孙瓒轻轻笑道:“幽州的兵马都快被刘虞削完了,我当骑都尉,指挥谁啊?”
我来征羌就是为了摆脱刘虞,现在还要到刘虞监管之下,我这不是白征羌了吗?
使者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这点不用担心,刘虞被陛下召回任宗正,幽州现在没有长官,你这个骑都尉最大。”
“真的?”
公孙瓒喜出望外。
使者看着公孙瓒微微一笑,心忖公孙瓒的运气还真不错。
之前跟着长官刘基赴日南,中途赶上大赦,白白捡了一个名扬天下的机遇。
如今升任骑都尉,刺史又被调离。
这使者清楚,皇帝为何调走刘虞,原因是刘虞在幽州弄的那一套和郭勋差不多。
重用士人,削弱武将,虽然能得到世家大族支持,收一时之繁荣,实则后患无穷。
凉州这般惨状,就和郭闳当年的治理脱不了关系,郭勋又来了一次,弄得幽州大乱,总不能再让刘虞坑一次吧。
随后,使者继续宣布任命。
盖勋为京兆尹,黄忠为荆州骑都尉,都算是给了显赫官职。
其余参战将领也有任命。
受了封赏,众将各自赴任。
刘备要接管金城郡,董卓将身边的西凉铁骑拨出一半,作为刘备的护卫。
战后一时无事,董卓骑马相送。
众人行走在关陇大道上,一边是蔓延的山脉,一边是汤汤的渭水,没了战争的阴霾,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
董卓和刘备并辔而行,笑着说道:“本以为此战危险,没想到获得了如此大胜。”
刘备点头道:“恭喜前将军,得以屯兵关中。”
“这没什么,其实我这个人对兵权不感兴趣。”董卓摆了摆手道。
刘备笑道:“权力大也不是坏事,韩非子曾言,舜为匹夫不能治三人,桀为天子可以乱天下。”
“若是有德之人不能占据高位,对天下是个损失,同样,若无德之人占据高位,天下必受其害。”
董卓好似只听明白了前半句,表情愈发高兴了。
走了一阵,董卓问道:“玄德,你不是修经学的吗?为什么听你说话,常常引用法家经典。”
刘备笑着说道:“大汉治国,外儒内法,这也没错。”
“唉!”
董卓摇了摇头道:“就怕有些人学经学学坏了脑子。”
刘备暂时没听明白董卓的话。
两人继续前行,董卓看着刘备,意味深长道:“玄德,我儿子要是还活着,比你大一些,我是多么怀念他在我身边时,总是父亲,父亲的叫喊……”
“故人已逝,将军还请节哀。”刘备叹息一声道。
董卓抬眉,努力睁开有些小的眼睛道:“你回雒阳时,可不可以转一趟安邑,见见我的小孙女,她今年九岁,最大的愿望就是请她父亲带她去一次雒阳。”
“她的姑父姑母一心捞钱,绝不会离开安邑那个膏腴之地,我又战事繁忙,无暇顾及……”
“这倒不难。”
无非是带上一位小姑娘游玩一下雒阳,董卓前番赠马、帮助卢植,这会儿又以精锐护送,刘备没理由拒绝。
董卓笑着点了点头,看着关中山河,董卓忽然问道:“玄德,你想不想兴复汉室?”
“当然。”
刘备毫不犹豫答道。
董卓盯着刘备,好似一只游走于荒原的野狼。
“我说的不是光武的汉室,而是高帝的汉室。”
“有什么区别吗?”刘备问道。
董卓忽然笑了起来。
“刘玄德啊刘玄德,你可真会装糊涂,我董仲颖最爱的无非是战马、铁骑、孙女,如今都交给你了,你还不信我?”
“备不敢。”刘备急拱手。
董卓指着绵延的山川道:“你真以为仅仅靠着袁家的扶持,我能在关右屡战屡胜?”
“袁家那些腐儒,不过就会写些虚假奏表,弄些官场文章,而在关右纵横驰骋,靠的是悍不畏死,粮饷足备。”
“我董仲颖不过是一游侠出身,可关陇一带的豪族子弟,甘心为我的部将,他们的父母,情愿支援我粮草军械。”
“他们为什么支持我?你玄德可知?”
刘备摇了摇头。
董卓朗声笑道:“关西多山,却有关陇之沃野,四方贫瘠之地,多有豪杰往此地汇聚,这里就是天然的建都之地。”
“关陇豪族发迹于秦国,可谓源远流长,秦皇汉武,睥睨天下,靠的也是关陇豪族。”
“关陇豪族,自古以来,名将辈出,可后汉迁都于雒阳,又治经学,扶持儒门士子,对关陇豪族一味打压。”
“这是取死之道,总有一天,朝廷会后悔,乖乖将都城迁回长安,重复前汉荣光!”
刘备听完,半天没有说话。
“将军豪迈。”
董卓看着刘备,脸上满是笑容,心忖若我成就了伊尹、霍光故事,倒也不介意你刘玄德称我一声相父。
三兴大汉,若挑选高帝血脉为皇帝,更有意义,你刘玄德正好为高帝血脉,这皇位给谁不是给呢?
刘备也不知道董卓为什么有如此高谈阔论,也不知道又被哪个幕僚怂恿。
临别之时,董卓身边一文官跟董卓说了几句话,随后来见刘备。
“将军,我是前将军部书佐,董公担心将军身边人手不足,于是派我来了。”
刘备眼前是个胖胖的文官,笑起来十分友善,乍一看一副老好人模样。
别人不知,这就是前世赫赫有名的毒士贾诩贾文和。
贾诩初举孝廉,到雒阳任郎官,后辞官回乡,这也是凉州官员的无奈,很少能融入关东人控制的官场。
董卓说过,自己部下有不少世家子弟,看来贾诩此时选择为董卓效力。
当然,刘备不信他真的效忠于谁,除非利益趋同,否则贾诩不会真心效忠。
“文和,听你口音是武威人吧。”
贾诩笑眯眯道:“将军果然见多识广,在下正是武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