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指鹿为马(1 / 1)成语小故事畅想首页

“指鹿为马”是一则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其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具体与秦国宰相赵高有关。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当时秦二世胡亥在位,赵高作为丞相,权势熏天,意图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故事说的是在秦朝那庄严而神秘的朝会上,气氛异常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百官们身着华贵的朝服,神情肃穆地站立在两旁,等待着朝会的开始。赵高,这位权倾朝野、心机深沉的丞相,缓缓地步入大殿,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为了进一步试探和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无上权威,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戏码。

他特意从皇家猎苑中挑选了一只温顺的鹿,这只鹿毛色鲜亮,眼神清澈,完全是一副无害的模样。赵高将它作为此次试探的道具,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微笑,缓缓地将这只鹿牵到了大殿中央。然后,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向坐在高台上的秦二世胡亥献上了这份“厚礼”:“陛下,臣今日特为您献上一匹难得的骏马,愿它能为陛下驰骋天下,助您成就千秋伟业。”

秦二世胡亥闻言,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骏马”感到意外和不解。他低头看了看那只温顺地跪伏在地的鹿,又抬头望向赵高,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不解。他沉吟片刻,随即明确指出:“赵丞相,你莫非是在戏弄朕?这分明是鹿,怎会是马?”胡亥的声音虽不高,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威严。

然而,面对秦二世的质疑,赵高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将矛头指向了在场的大臣们。他以一种温文尔雅却又暗含威胁的语调问道:“诸位大臣,你们觉得呢?这究竟是鹿还是马?请畅所欲言,无需顾忌。”

朝堂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各有盘算。他们都知道赵高的权势和手段,也明白这场试探背后的深意。为了迎合赵高的权势,避免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大多数大臣纷纷选择了妥协。他们或低头沉默不语,或违心地表示赞同,说这确实是一匹马,以此来迎合赵高的心意。

然而,在这群妥协的大臣中,也有少数几位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的勇士。他们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明确指出这是鹿而非马,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然而,这些敢于说真话的大臣很快便遭到了赵高的打击和迫害。他们或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或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甚至有的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场“指鹿为马”的闹剧,不仅揭示了赵高的阴险狡诈和权势熏天,也暴露了秦朝朝廷中的腐败和黑暗。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时代的扭曲和荒诞。同时,这场闹剧也为后来的历史埋下了伏笔,预示着秦朝即将走向衰亡和崩溃的命运。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着名的典故,被后人广为传颂和警醒。

“指鹿为马”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的成语故事,更是一个富有哲理和启示性的文化符号。它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滥用和欺诈手段的危害,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积极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