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的人都听懂了,但马上也发现了漏洞,“你们在前期确定路线,勘探地质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活动断裂带吗?”
吴勇杰也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天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和特征难以准确把握。断裂带隐藏在地下深处,且周边岩石破碎、地质结构不稳定,增加了勘探难度,目前我们国家所拥有的常规地质勘察方法还是无法全面、准确地探测到具体位置和范围。”
“也就是说,虽然现代的勘探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在西天山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我们在复杂山区难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地下结构图像,目前使用的钻探法,虽然能直接取得地下岩石样本,但成本高,效率低,最大的问题是难以覆盖整个隧道路线区域。”
“而且这里环境恶劣,常年被冰雪覆盖,高寒缺氧,给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勘察人员难以长时间,大规划地开展工作。很容易迷路在山中,也很容易因为面对生存考虑而只能局域性活动。
西天山特长隧道所在区域面积非常大,需要勘察的范围广,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全面细致地完成如此大规划的地质勘察工作存在困难,也因为这样会导致一些活动断裂带被遗漏。
然而最重要的是,西天山隧道全长,目前预计在二十二公里,建设成功后有可能缩短或者加长,就是这样的长度下,几乎无法找到一条真正完美的,可能容易穿越西天山的路线。”
其实这些资料,吴勇杰已经细致整理并且上报,连凌峰西那里都有一份儿,但是报告归报告,当面说归当面说,效果不一样。
吴勇杰同时也表扬了自己的技术部工程部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坚持不放弃,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退缩,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解决,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优秀’。”
他给予了自己及自己的工程队极高评价,但工作组没有像平素那样,对工程挑毛病或者反驳。
因为他们已经亲眼看到了西天山给他们的“难”,也感受到了西天山天气的恶劣,地质上的复杂问题都不用感受,直接眼睛都能看到,最关键的是,无论是吴勇杰还是凌峰西,两人的眼睛都是“血红”的。
他们的疲惫根本掩饰不住,还有工人们,一个人拖着身子在隧道里,咬牙坚持的情景,入目可及。
隧道虽然还没有建成,目前只有不到六公里,但是,其实走进来的时候已经非常壮观,内部各种钢架和各部施工人员也都在有序工作。
这种情况下,其实并没有工作组来“挑理”的基础理由。
反而是工程建设中,出了事,现在需要安抚的应该是留在西天山的人,而不是需要上面来挑毛病。
工作组立刻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即就在隧道里开了半个小时的会议,会议内容凌峰西和吴勇杰当然是听不到的,但是会议后,工作组的性质已经变了,从探查事故原因,变成了调研事故发生后,西天山特长隧道所面临的考验及需要的帮助,及设备和机械,人员上,到底存在多大的缺失,是否需要候补?
等等这些,极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打算来一个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