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2 / 2)大秦:开局告诉嬴政得了肺炎首页

苏牧说完,嬴政立刻追问:“为什么这么说?难道大秦连出兵对付匈奴的实力都没有?”

“我们已在云中部署了三十万大军,难道还对付不了匈奴?”嬴政继续问道。

苏牧笑了笑,轻轻摇头道:“父亲,打仗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仅仅靠人多是不行的。”

“要是那样的话,当初楚国那么多的人,为何没有统一天下?”苏牧接着说道。

“楚国之所以没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屈子变法失败,楚国虽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却不如秦国强大。”嬴政争辩道。

“这倒是事实。”苏牧点了点头,“商鞅变法使秦国建立了军功制度,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部高效的战争机器,战争时期可以发挥出最大效能。但同样,秦国的兴盛源于商鞅,而其衰败也是因为商鞅。” 苏牧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惋惜。

兴于商鞅,败于商鞅?

嬴政闻言不解。但一旁的李斯却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商鞅变法主张明法,以法治国,使百姓了解法律。秦国的强大,可以说得益于商鞅,得益于法家。而李斯正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苏牧这话似乎在否定商鞅,同时也是否定法家。

作为法家现在的代表人物,李斯怎能容忍这种否定?

“你说成于商鞅、败于商鞅?我不明白你是什么意思,大秦统一天下,商鞅变法居功至伟,怎么又说是败于商鞅?”李斯质问道。

“你不信?”一旁的苏牧跷着二郎腿,“不相信的话咱们可以打个赌,我赌大秦一定不会出兵匈奴。原因你可以去调查,我猜大秦国库已经枯竭,无法出兵。”

苏牧的话一出,嬴政和李斯都心头一震。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今天王离说起这件事,他们一定会怀疑此前王离和苏牧是否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

既然王离之前未曾透露过消息,那么苏牧是如何得知秦国的国库已经枯竭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秦国国库虚空的?" 李斯第一个问道。

过于具体的数字,连苏牧都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然而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自汉朝建立初期至汉武帝开始对抗匈奴的数十年里,大汉历经长时间的蓄力才得以实现 ** 。

即便如此,大汉也在武帝时期几乎耗尽了前几十年积攒的力量才一举平定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反观秦国呢?

秦国统一天下的日子并不长久,其仍未完全摆脱战争的枷锁。境内除秦境外的其他六国故地仍旧动荡不安,人民的心还没有归附于新的统一政权之下。

在这样的情形下,秦军不仅需抵御来自北方的匈奴、东方的东胡以及西部的大月氏与南方岭南的部落之乱;同时还肩负着修建长城、灵渠、直道、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即使对于积累了数十年的汉朝而言也是难以同时完成的。

国库有余财才叫人意外吧。除去上述外患之外,秦国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内部隐患——其经济体系存在问题。

“虽然商鞅设立的军事功绩制度使秦国迅速壮大,并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但在完成大一统后,这种基于世袭传承的军功体制却成了制约国家进一步成长的障碍。”

“在长期和平状态下,军队失去目标后便试图寻找新的敌人。但秦国目前无力对外开战,大部分地区民众尚未真正接受秦国的统治。”

“若在当前情况下强制增加税收以维持对外战争,难道不会给秦造成巨大的负担吗?”苏牧看着李斯说。

一时间李斯无言以对,身旁的始皇帝也沉默下来。

这时王离恢复了理智,作为将门之后,他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

“牧兄弟的话的确有道理,但我们如果不去主动挑衅匈奴,日后他们会主动来侵犯。如果我们错失了现在的机会等待他们的势力壮大,未来的秦还能否应对这样的挑战呢?” 王离疑惑地问。

“真是废话!” 苏牧毫不留情地说, “匈奴又怎样?他们会强大到哪一步?无非是人口多一点、骑术精湛而已。相同的时间里只要秦国专心发展自己,难道未来还要惧怕他们?”

“促进内部经济增长、储备足够的粮食、实行军队与农民相结合的战略、改进武器装备、赢得民心才是国家繁荣昌盛之道。”

“秦国目前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军事机器,表面看似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内核已经开始衰败,迫切需要经济活力来润滑机制,这样才能激发出更强的战争实力!”

“何必盯着四周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做什么?欧洲有无数军事强国财富满满,等秦国强大起来再去攻打岂不更划算?” 苏牧一气呵成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旁边的秦始皇被这段话彻底震住了。

大秦外表看似坚不可摧,百万雄师锐不可当,宛如一柄切金断玉的利剑。然而,掌握这把利剑的人如今已是力不从心。

若持剑之人一旦倒下,再锋利的剑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