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新书上架,求大家的支持,首订、自订、全订,谢谢!
### 18.1% 17:20
嬴政走出治粟内史的官署,脸上洋溢着笑容。外面等候的众多官员一看便知事情办得很顺利。
从嬴政和冯去疾等人的神情来看,答案已经明了。
苏牧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成功解决了此次赈灾粮食的问题。而在外等待多时的官员们,听着太仓丞一次次报出钱粮数额,都在心中默默记下每一笔款项。这些钱粮合计,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苏牧以实际行动给了所有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若不是嬴政此刻心情极好,说不定会拉出一两个庸官磨磨刀。
这场国债的认购会在午间前圆满结束。这次发行国债,治粟内史共收到相当于千余万金的钱财和八千万石的粮食。对于秦 ** 对而言,这的确是一笔天文数字。不仅够赈灾使用,还有余粮。
苏牧当然不打算让这些钱粮堆积在国库中。
他认为,金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否则就不过是废铜烂铁而已。
午餐后,苏牧带领虎奴等人再次前往治粟内史的府衙。在自己的大书房中,苏牧舒服地坐下。此时,太仓令、太仓丞、平准令和平准丞四位直接管理钱粮的官员已聚集在这里。
经过这一连串的操作,治粟内史中的官员已将苏牧视为半神般的人物。
“统计出来了吗?咸阳城里还有哪些着名的巨商没有认购国债?”落座后,苏牧望着面前的四位官员问道。
虽然国债的认购非常成功,但肯定还有不少未买账的人。其中大部分是有背景的巨商。
所谓的巨商,是指那些在某一产业占据垄断地位,并且背后有强大势力支持的商人。这些人已不再是一般的富商或豪商,许多甚至享有某些特权。
“禀大人,咸阳城内的七大巨商均未认购国债。”太仓令报告道。
“哦?”苏牧眉头一挑。
七家?
竟有七家没有认购国债?
“具体是哪七家?”苏牧皱了皱眉,问道。
“启禀大人,其中有一户经营粮食起家的范家,其家族始祖便是范蠡,曾经是楚国的大商人,家族世代在楚地经营粮草生意,因为楚地富饶,产粮丰富,故家资甚巨。”
“还有一族子贡后人,垄断了陶器行业。子贡曾是孔子门下的得意门生,家族传承已历数百年,宫中所用的陶器以及其他精美的陶器全部出自他们家族的商铺,只有他们家族才能制作出如此精致的陶器。”
“此外还有白氏和郭氏,不过这两家分别听命于另两大家族。白氏效忠乌氏保,而郭氏则以清氏为尊。”太仓令解释道。
苏牧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看来自己上午拉拢的人不过是些小角色。
真正的巨头还在旁观,或许根本就不拿自己当一回事。
通过太仓令这几句话,他已察觉,这些家伙个个背景深厚。
有的来自楚国昔日的贵族,有的源自孔子的高徒。
至于那个乌氏保,即使苏牧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也听说过。秦国自吕不韦之后,出了两大巨商,乌氏保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营畜牧业。
据说,乌氏保的牲畜数量惊人,历史记载说他用牲畜换取珍奇异物,赠予游牧部落首领,部落首领高兴便赐给他十倍的牛羊。于是乌氏保便用这更多的牛羊来到秦国交换其他物资,逐渐积累财富,甚至达到了需要用山谷计量马牛的程度。秦始皇曾赐予他‘君’的封号,让他能够像朝廷官员一样参与朝议,表彰他为大秦提供战马和牛羊的功绩。
苏牧啧啧称奇。
这样的大商贾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也属情理之中。
毕竟,连秦王嬴政都不能轻易夺取乌氏保的生意,否则可能会惹怒那些与大秦贸易马匹的异族商人。
提到乌氏保,苏牧有所了解,但清氏商行,却是第一次听说。
“你说的,郭氏听命的清氏商行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过?”苏牧皱眉问道。
“清氏……” 太仓丞走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大人,这家清氏商行便是贞妇清啊。”
贞妇清?
是个女人?
难道秦国还有女巨商?
突然,苏牧想起一个人,瞪大了眼睛问道:“你说的贞妇清,莫非就是巴寡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