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寺庙,里面住着七个和尚,每天他们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很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蒂。
本来就清苦的日子,谁都不愿意多做点事情,耗费那本来就不充足的体力,分粥的活就只好大家轮流来做了。
整天就靠着几碗粥来充饥实在是苦,但清斋戒律的也没有办法。每个人一碗清汤挂水的粥就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利用轮值的机会,有的和尚就开始以权谋私,往自己的碗里多放上几粒米。时间长了,胆量也就渐渐的大了起来。往自己碗里放的米粒也逐渐多了,甚至最后到了极致,有人公然敢吃上了饭,当然也就有人吃不到一粒米。
好在风水轮流转,等自己分粥的时候就狠狠的饱餐一顿。但要苦等一周的时间,才能轮到自己分粥,平日里就只有喝汤的份了。
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有人提出来要找个公正的,口碑好的和尚来分粥,大家一致同意了。
张三是寺里最德高望重的和尚,他被一致推选为分粥的理事。张三的上任果真是立竿见影,粥分得是既快又平均,不偏不倚,让所有的和尚都非常满意。大家都认为没有选错了人。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虽然还是吃不饱,但大家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待遇,没有差异,心理还是平衡的。
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都这样过去了。突然有人发现,张三的粥分得不再是那么均匀了,他开始给自己分得多了起来,这下大家可不干了。换人!可换谁呢?没有比张三资格和口碑更好的了,何况即使换了人,又如何能保证他不会变呢?
‘我们成立个分粥委员会吧,再成立一个分粥监督委员会!’有人提议道。于是大家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分粥委员会成员,专门负责分粥的工作。第二组是分粥监督委员会,专门检查第一组的工作结果。
大家都各自负责,反正集体的眼睛是亮的,一个人的不公正,很快就被其他人给纠正了。监督委员会的更是认真负责,恨不得一粒一粒的数,对分粥的工作是认真督查,毫不留情,这下大家可放心了。再加上,两组人员定期轮换,那粥分得极为公平。
但是,问题也随即出现了。中午的粥熬完后,等到大家喝上的时候都快下午了。很明显,时间都耽误在分粥的上了,热气腾腾的粥等喝的时候都成了凉的。
大家又苦恼了,怎么办啊?
这时,有个和尚提出了个建议:大家还是轮流分粥,但是,与原来不同的是:谁分粥,谁最后一个喝。把粥按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大家按顺序挑选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那碗,而取粥的顺序也要定期调换,最后剩下的那碗粥就是分粥人的。
从此,分粥人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公正的方法把粥分了。因为他非常清楚,哪碗粥最少,哪碗粥就肯定是他的。分得速度慢了,他也要喝凉粥。
殿下,您看:分粥的人少了,而分粥的效率却大幅度高了。”
“由此看来,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性,只有相对完美的机制。从制度上设计和管理,确是治本之策啊!”
听完严如梦的小故事,李弘信慨然叹服,内心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革除蔽政,从机制上完善国家管理,建立一个公平高效、友爱和谐的大同世界,是他这一生追求的理想。
然而,面对现实,李弘信才感到,自己犹如行走在满是荆棘巨石的崎岖险路之中,处处遇掣肘和阻力。
他很苦恼,也很彷徨,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努力方向是不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