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先呢,士兵要吃好吃饱,待遇要高,不然的话,久了的话,会心生不满,尤其是年纪大了,要有所保障,这一点,那是根本。”
古代军队造反,也是有士兵待遇太低的原因的。
吃不饱穿不暖,军饷拿不到,心里面能满意吗?显然是不能的,一旦有人鼓动的话,那可就麻烦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棣点了点头,他向来看重军中的待遇,不说很好,但也能过得去了。
“其次,就是将领的问题,这个将领,得在外驻军,他手里只有个几万人,恐怕还没有什么想法,不过,如果是有几十万人,那就不一样了。”
“唐朝主要就是就是在外的将军手握重兵,那是尾大不掉,从而导致了这种情况出现,因此,在外的将军,要选择轮换。”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能是那种长期在一支军队待着,正所谓人心难测,因此,隔个两三年,就可以互替一下。”
闻言,朱棣眼睛一亮,这听起来,倒是一个好办法的。
“大明朝,难道就是亡于军队造反吗?”
朱棣眉头一皱,而后询问。
“有这方面的原因,国库没钱了,军饷发不出来,这军队能不哗变吗?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没钱了,其实,纵观王朝更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钱,这没钱了,也就结束了。”
“钱财集中在王公贵族的手里,没有一个制衡,那是不行的,都进了个人的腰包,关键时候,又不会拿出来用。”
韩辰摊了摊手。
朱棣沉默了,没钱,是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似乎也正常,军饷都发不出来了,那不崩溃才是怪事。
“怎么样制衡呢?”
朱棣询问。
“说了有什么用,就算是有办法,你做得到吗?你就是做买卖的,不用关心这些事情。”
韩辰淡淡的说道。
朱棣不说话了,他现在不过就是一个藩王而已,守着小小的燕地,很多事情还不是他考虑的时候。
他现在最为关心的还是时间节点,父皇什么时候驾崩,今年六十七了,这个岁数,在皇帝当中,算是很高龄的了。
一旦父皇驾崩,自己那个侄儿登基,还有他的好果子吃吗?恐怕不行。
在应天府,朱棣也安插了探子。
现在父皇精气神方面,还算是好,不过,吃饭没有以前多了,也不多走动了。
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准备啊。
已经是春耕了,每年春耕,朱棣都会发放耕牛良种,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种地的人大减,这种地的人减了,粮食肯定也会减量的。
这是朱棣颇为忧虑的事情,粮食减量,万一不够吃怎么办?虽说目前有一定的库存。
到时候怕不是得花钱买。
朱高炽也在关心这个问题,历朝历代,都重视农桑,可他们现在反过来了,不是重农抑商了,反而提振商业,这完全就是坏了传统。
到时候,没有饭吃,还搞个什么商业。
“先生,农桑是根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