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说服大儒(2 / 2)大夏帝主首页

秦政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将脑海中的蓝图,生动地展现出来,脸上洋溢着热情。

“老先生,三河村上下都会敬重您,一应教学所需,定会全力保障,只求您能给孩子们这个机会。”

秦政再次深深作揖,腰弯得更低了,态度极为虔诚。

闻言,张隽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被秦政这一番新颖且饱含热忱的话触动。

他思忖良久,缓缓开口:“你这想法倒是新奇,只是我这把老骨头,不知能否胜任。”

“况且,我已被这世道伤透了心,早年在大夏帝都,就因为得罪了权贵,被他们罗织构陷,多年苦读挣来的功名一朝尽失,如今对这些,实在是有些灰心丧气……”

言语间,那深埋心底的伤痛悄然浮现,张隽微微摇头,苍老的脸上满是落寞。

秦政趁热打铁,再次恭敬作揖,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感同身受的痛心。

“老先生,您的遭遇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可您想想,正因为这世道如此黑暗,我们才更要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啊。”

“您的学识和经验,那可是无价之宝,孩子若能师从您,是他们此生的大幸!”

“您若愿去,三河村定会以长辈之礼相待,照顾您的生活起居,让您能安心教学,无后顾之忧。”

秦政顿了顿,眼神愈发闪亮,仿若燃烧的火炬,挺直了腰杆,兴致勃勃地说:

“我还想跟您描绘一下三河村以后更长远的教育蓝图。”

“我们现在有了私塾,这只是第一步。往后,我们会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逐步设立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直至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此时,一直沉默的张隽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微微抬头,问道:

“何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闻所未闻,还望小友详解。”

秦政见老夫子来了兴致,心中一喜,挺直身子,整理了一下衣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

“老先生,小学乃是启蒙之学,专为孩童开启知识大门,教他们识字、算数、品德修养,让他们初涉学问之海,培养学习之兴趣与习惯,为日后奠基。”

“想象一下,一群稚嫩孩童端坐于明亮学堂,跟着先生念诵经典、学写笔画,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那场景多么美好。”

说着,秦政微微闭了闭眼,仿佛眼前就浮现出那温馨画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待孩子稍长,便入初中,此时知识渐深,涵盖经史子集要义、自然科学初窥、家国天下认知,全方位拓展思维。”

“课堂之上,少年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秦政双手舞动,模拟着少年们讨论的样子,眼中闪烁着光芒。

“高中则更上一层楼,于学术上精研,分文理科深入探究,挖掘专长,不管是诗词文章、治国方略,还是数理天文,皆能各有所长。”

“彼时,莘莘学子埋首书卷,为梦想拼搏,青春热血在知识的滋养下沸腾。”

秦政越说越激动,脸颊微微泛红,向前跨了一步,仿佛要带着张隽一同走进那个热血的场景。

“而大学,那是汇聚各方贤才、知识精英之地,学子们能依据自身志向与天赋,选择不同专业。”

“有专注医术救人、钻研工程技艺、精研律法政令者,数年苦学后,成为各个领域之栋梁,为家国之发展添砖加瓦。”

“大学之中,名家讲学,高朋满座,学术氛围浓厚至极。”

秦政张开双臂,脸上满是向往之情,声音也越发洪亮。

张隽听得入神,不自觉地捻须颔首,眼中光芒闪烁,似是看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教育盛景。

他微微前倾身子,目光紧紧锁住秦政,似是要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刻入心底。

脸上的疏离之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秦政话语的认同。

见状,秦政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老先生,您想想,如此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体系,孩子们能一路成长,汲取知识养分,成为真正有用之才。”

“您若加入我们,凭借您的渊博学识,定能在这体系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将您的智慧传承下去,让知识之光,在三河村乃至更大范围闪耀。”

闻言,老夫子沉默片刻,而后深深看了秦政一眼后,微微点头。

“也罢,看你诚心,我便随你去看看,若是不合我心意,我可是要回来的。”

此刻,他的语气已没有了最初的疏离与不屑,而是多了几分动容。

再看他望向秦政的眼神,已然有了很大变化,从一开始的轻视,转为重视,此刻更是隐隐将秦政视作同辈。

闻言,秦政大喜过望,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连忙道谢:“多谢老先生!这下子,三河村的孩子们可有福了!”